/01/
任何事物背后都有道理,游泳也不例外。
那游泳背后有什么道理呢?
游泳最核心的秘密在于——浮力大于阻力。
是不是觉得非常简单。
你会不会觉得,因为我会游泳,所以才说一些非常简单的道理来忽悠你。
说实话,真没有忽悠你。我也是花了好几年的时间,才在有一天突然顿悟,突然之间就自己学会了游泳。
后来,自己又经过专业的训练和学习,参加过专门的考试,还取得相应的证书。
接下来,通过几个问题和案例分析,来详细论证一下这个核心的道理。
/02/
游泳的前提是什么?
最重要的前提,是不是能够在水中不沉下去?
但是,先给你一个思考题,铁能漂浮在水面上吗?
在钢制结构船舶没有建造出来的时候,大家都觉得铁密度那么大,怎么可能会漂浮在水上。
现在大家都知道,铁也能浮在水面上,只要浮力等于重力就可以,而浮力可以通过增加排开水的体积来改善。
问你一个问题,你觉得人能浮在水面上吗?
上网上搜了一下人体的密度,国内没有搜出了,最后在谷歌上搜出来了,结果如下:
"The average density of the human body is 985 kg/m3, and the typical density of seawater is about 1020 kg/m3. The average density of the human body, after maximum inhalation of air, changes to 945 kg/m3."
翻译一下哈:“人体的平均密度为985 kg/m3,同时海水的典型密度为1020 kg/m3。当人体吸入最大量的空气后,平均密度变成945 kg/m3。”
所以,你知道答案了吗?
/03/
这里告诉你几个常识,你也可以检验一下我说的这个常识是否适用于自己。
常识一:你深吸一口气,把自己放在水里,一动不动,就可以浮在水面上。
在你把气呼出去大部分的时候,就会沉下去。
你现在懂了为什么很多人会沉到水里了吗?
他们在喊救命挣扎的时候,把大部分的肺里的空气都呼出去了,靠自然的浮力无法漂浮到水面上。
还有就是他们在挣扎的过程中,手和腿的动作也没有做到浮力大于阻力。
常识二:当你憋一口气的时候,你想下潜都很困难。
教过很多学生,他们都有一个相同的疑虑,就是担心自己沉下去。
除了让她们尝试上面那个常识,就是让他们憋一口气,放在水里,看看自己能不能沉下去。还让他们憋一口气,同时试着潜下去试试,结果他们都会说浮力好大,潜下去好难。
/04/
前面都是从自身浮力的角度来说的,接下来从动作的角度来说。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小猪、小狗、小猫、小老鼠等这些动物天生就会游泳呢?
既然他们天生就会游泳,就说明他们基因里面就有会游泳的基因,会游泳的基因会控制他们的行为,让它们天生就会游泳。
嘿嘿,没有搜到它们的密度,但是估计它们的密度和我们差不多。那咱们忽略从身体浮力的角度考虑,从动作的角度考虑一下。
它们的游泳动作,基本上都差不多,就是我们常说的狗刨。
不知道你会不会狗刨,但是当你只看狗的游泳动作,单纯模仿狗的游泳动作,基本上是游不起来的。
那狗刨动作的核心密码是什么呢?
还是前面所说的那个秘密——浮力大于阻力。

你能看到狗的四肢是交替向下和后压水,再恢复到刚开始的位置。就和平时走路差不多,唯一不同的地方是,狗的四肢在向下和后方向压水的时候,是直腿压水,再回去的时候是曲腿。
也就是说,除了来回的速度因素,但从压水的面积来分析,狗的四肢向下和后方向压水的力,是明显大于回去时的阻力。
当动作中产生的浮力大于阻力时,它的脑袋就能很自然的浮在水上,也就能够换气。
同时它四肢是交替做动作,就能减少身体的波动,让脑袋持续保持在水面上,也就能够持续换气。
你get到狗刨的核心点了吗?
只要你能够控制自己的身体,做到动作产生的浮力大于动作恢复产生的阻力,就能够学会游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