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生活在社会的底层

人民网昨天发了一个关于房价的报告,让我知道那句“大城市容不下肉身,小城市容不下梦想”已经不存在了。


现在的房地产行情,不管是大城市还是小城市,都容不下肉身。


昨天去和单位签合同的时候,算来算去算出一点可怜的工资。


甚至后来,有些可悲的在和同届生展开了关于公积金的讨论。

几乎所有的人都告诉我,公积金当然是交的越多越好啊,等于公司在帮你存钱啊……你看公司多好,多正规,多愿意在你们身上下血本,给你们交了这么公积金。


好的,我知道,我了解,很感谢。、

账面上,我都能算明白,但是那种不安的漂泊感,并不会因此而减少。


什么公积金啦,什么越多越好啦,都是假的。


就算交这么多公积金,你买得起房吗?


就算公积金贷款利率为零,你给得出首付吗?


等你花了两年的青春为公司肝脑涂地,终于和公司联手在公积金账户上交满了一万五,顺利贷得三十万,可是,那套半年前你就想好要买的小公寓,现在的市场价已经远远超过了你手上所有的钱。


这么一想想,理财仅限于余额宝的我,花钱的感受才最真实。


到不了你余额宝里的钱,那就只是数字。

 

能花的钱是我的安全感,但存起来的数字,不是。


几乎吧,所有的公司会跟你不停的说,我们真的花了很多代价来培养你,我们真的为你花了很多钱!你一定要好好 干,争取三五年内走到中层。


其实吧,我们也曾放弃了其他选择前来卖命,一腔热血,干劲满满。


在我们都以为自己放弃了其他选择,认定了最好的这个时,却发现,到头来好像这也并不是最好的。


有个词怎么说的,趁兴而来,败兴而归?

领导会给你反复说,不要总去羡慕别人双休日外出游玩,你看我都是在工作日休息,外出从没有人山人海。


可是,现在我感觉,每次下班,都是孤独的异乡人。


领导会语重心长的告诫你,不要去和别人比较,要想想自己为什么要选择来这里工作。

我仔细想了想,我是为了钱。

而且,如果不去比较,怎么知道什么是前途。

毕业之后的大学生,会常常感叹:我不算是在生活,更像是在生存。


说的心酸,又无奈。


许多人也曾经踌躇满志,意气风发,可是现实让人脸真的很疼。


我们这些90后,甚至害怕体检,害怕感冒。


劝自己,扛一扛吧,就会好的。


现在的年轻人,不是没有钱,不是没有前途,而是在不停的被同类化。


总觉得,兢兢业业的熬过去,就能看到柳暗花明的那一天,可是这样的“奋斗”,某种意义上就是在自我毁灭。

“现在的年轻人,把无趣当有趣”,李敖认为这是当下年轻人普遍焦虑的症结所在。

我很喜欢的一个作者,她写过这么一段话:


“我们刚毕业,来到一个自己喜欢的城市,总幻想自己能在此拥有一席之地,开疆扩土,展望未来,最终能过上自己期望中的生活。

 

一开始,我们都是这样给自己打气的,然而在现实里,故事的开头并不是这样。

我才发现原来我也生活在社会的底层,当风吹过来,生死都由不得自己。

 

但是我仍然相信自己未来有无限可能性。”


在《老友记》的开始,莫妮卡对开始独立生活的瑞秋说:“Welcome to the real world.It sucks, but you’re gonna love it.”


“真实世界很糟糕,但你会喜欢的。”


因为,每崩溃一次,我们就免疫一次。


当你在一次又一次哭过了,从地上爬起来的时候,你也正在变得百毒不侵。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心情沉重,绞尽脑汁,担惊受怕,恍然若失,一往而深 因为一句话突然想重刷一遍春光乍泄。 本来只是想练广东话,却认认真...
    但行心事阅读 1,404评论 0 0
  • 剑道学习周记(第二周,2015年1月21日至2015年1月27日) 把自己学习剑道时的学习经历、进步轨迹和思想走向...
    林巳大夫阅读 5,000评论 0 1
  • 蛛网理论:丰产并不等于丰收 蛛网理论是一种动态均衡分析,它运用弹性理论来考察价格波动对下个周期产量的影响,以及由此...
    流程菜市场阅读 2,833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