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有学妹来问怎么准备教招,其实我并没有太多的经验可分享。但回想备考过程中确实经历过迷茫和手足无措的时候,推己及人,借此机会聊聊自己和周围朋友备考教招的一些故事,希望对正在准备教师招聘考试的你有所帮助。
我将借助时间轴回顾过去这一年和教招有关的那些故事,这篇文章很长,也有很多我个人的碎碎念,不一定是百分百的干货和实用指南,但如果你愿意把它看完,我会感谢你的。
Part1 什么时候开始准备教招?
2016.08
去年暑假的八月份,我开始准备教招,报了机构的夏令营开始上课。记得第一天走进培训的大教室时,看到的是黑压压的一片人着实吃了一惊,学员来自全省各地,不同专业不同学校,而这只是某个机构在某个时段的部分学员,我才第一次感受到教招队伍的庞大。趁着下课间隙,我和旁边的两位小姐姐聊天,才知道她们一位教英语,一位教数学,已经考了三年,今年继续备考。两位小姐姐暂时在学校当代课老师,不约而同说起了代课老师的种种心酸,告诉我第一年的时候一定要好好准备。
当我知道她们已经考了三年时,心里冷不丁打了个激灵:没想到教招的竞争如此激烈,人生能有多少个三年?原本昏昏欲睡的脑子突然一下子清醒过来,估计也是被吓醒的。后来我才知道有人为了考入编真的是锲而不舍,考到了结婚生子,甚至不得不抱着年幼的孩子来上课,执着又百般心酸。如果不是身在其中,我永远都不会知道教招背后有多少人在努力着,又有多少人在孜孜以求这样一份在有些人看来不值一提的职业。那时我就在心里问自己,竞争者这么多,我拿什么笑到最后?
夏令营的上课地点在岛外,每天早上我需要从岛内转两趟车坐一个半小时以上的车才到教室。在那段日子里,我看着这座城市的天明与暮色,夜色琉璃,繁华至极。也看着上班族们每天是如何挤公交,清晨的步履匆匆,万家灯火时的满身疲惫,每一天用尽每一天的朝气与精力。这座城市有很多机会,但要抓住机会你不得不拼尽全力。
厦门清晨的街道很安静,那时的太阳还升得不高,大楼挡住了它的光,偶有微风,凤凰花的碎叶也跟着飘飘洒洒,空气中流动着丝丝绿意。有那么些时候,这座城市倒给人一种宁谧的静美,在记忆里摄人心魂。
上午的课上到中午十二点,天气燥热无比,下课后大家便一窝蜂地拥到食堂吃饭,争分夺秒一般,恍惚间觉得自己似乎穿越回了高三的那段时光。吃过午饭,大多人会选择在教室趴在桌上午休,中午的两个小时大概是教室最安静的时候了,静得只剩下风扇呼呼转动的声音。有时候,我和旁边的小姐姐为了蹭空调会跑到食堂旁的咖啡厅点杯冰镇柠檬茶,趴在桌上昏昏沉沉睡去,咖啡厅似有若无的音乐就像催眠曲一般,醒来时仿佛过了一个世纪一般,有时竟恍惚得不知自己身在何处。
厚厚的一本教综,要在短时间内进行梳理讲解,一章又一章,从教育学到心理学再到法律法规,节奏越来越快。崭新的书变得破破烂烂画满了各种颜色的记号,慢慢地从开始的一脸茫然到后来看到题目的下意识迅速判断。题目不难,只是知识点很杂,不得不一遍遍刷题刷到烂熟。
每天结束课程后坐车回岛内,夕阳正美,余晖洒落金斑点点。摇摇晃晃的公交车穿过那些中西合璧的建筑群,穿过空旷的绿地,穿过碧海边的大桥,穿过霓虹灯里的众生相,也穿过从过去到未来的无限遐想。那段日子每天总睡不够,每天都有一堆的知识点要塞到脑子里,每天都热到想要放飞自我,每天来回坐三个多小时的车坐到怀疑人生,可现在想想却是很难忘的记忆,充实得让你觉得自己是真真切切活在这世间,一切历历在目。
Part2 一定要准备很久吗? 和考研考公找工作冲突了怎么办?
2016.09-2016.11
暑期的课程告一段落,暑假过后的三个月,因为有另一场考试,我选择暂时将教招放在一边。9月份,学院开始微格教学,即进行模拟的片段教学,全程录像,每个人都要上台讲课。那阵子听了很多课,带我们班的是位劳模级的教师,每个片段教学他都十分细致地去点评,提出建议。我不知道自己到底听进去多少,只觉得若要真正站上讲台,自己目前所具备的知识与能力远远不够,太多东西要打磨。当觉得自己不够的时候,人是会心虚的,或者说是心慌,需要更多的学习和实践才能让自己有足够的底气。
国庆后,我们开始了为期两个多月的实习期。记得第一次和同学们见面时,紧张到不行,说句话都得斟酌再三。所幸同学们都很友善,每天看他们早读,跟着晚自习,直到熟悉每张面孔每个名字。我至今都记得开公开课的前一天他们走过来对我说加油的样子,记得离开时欢送会上的欢笑与沉默。他们写给我的祝语我一直留着,那些纯真的笑,那些青春的朝气永不磨灭,在记忆里开出最灿烂的花朵,生平第一次觉得教师是一份很温暖的职业。
结束实习后回到学校已是12月中旬,我的教招备考其实是中停了三个多月。教招的战线不一定要拖得很长,最关键的还在于大四下学期的备考状态,有些学姐告诉我她们基本是12月份开始准备,周围也有同学考研后才开始准备教招,最后她们都考上了福州市属的中学。但幸运的只是少数人,如果心里没底,还是及早准备更好些。因为在实习期间遇到的种种,这份职业自身的魅力和价值给了我很大的备考动力,感谢我人生中的第一批学生和领我进门耐心指导我的师傅们。我带着满腔的热情重新投入到了教招的准备中,想要有一天能有底气地真正站上那三尺讲台。
Part3 报班还是自学?
2016.12-2017.01
真正开始连续性的复习是在12月份中旬,从那时起一直到笔试前,每个周末乃至每个节假日奔走于各个地方上课。我知道自己没有那么自律,知道自己有时根本克服不了咸鱼般的惰性,于是我只能选择报班上课,以此来带动自己的备考节奏。从基础班到精讲班,从习题班到冲刺班,再到一次次的模拟考试,市面上主要机构的课程我基本都接触过,手头放着四五个版本的教材,比对下来哪家机构擅长哪部分心中也有了一定的评判。只因为是孤注一掷,因为不愿在这一关被卡下来,因为心里没底,才选择如此。如果再来一次,我想我会更清楚该怎么选择怎么调整,幸好老天给了我好运气,让我最后不用再重来一遍。
所以在一开始的时候,你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备考模式。如果你足够自觉,学习能力也够的话,完全可以自己复习,复习到最后你会发现颠来倒去无非就是那些知识点和题目。如果觉得心还比较浮躁或者不够自律,建议早点报班上课,机构的老师会给你划重点进行讲解,这可以为你省下很多功夫。条件允许的话就不要心疼那千来块钱的培训费,或许只有花了重金你才会逼着自己更认真地学。
机构上课有个习惯,就是基本不会固定在同一个地点上课,每周都换个地方,有时可能就在学校里,有时却需要坐很久的车去上课。对于上课路上的奔波你需要做好心理准备,我经常遇见外地的学员拖着个行李箱匆匆赶来上课,待一个周末又匆匆去赶车。他们大多是往届的考生,已不在校园,为了来上课,要比应届的学生克服更多的困难。
记得有一回是在一个酒店的会议室上课,当天我有场考试,考完后连饭都来不及吃,买个面包便匆匆搭车去上课。那时正逢冬季,天很冷,风一阵阵的,当我背着包赶到时发现会议室里挤满了人,连个位置都找不着。屋外没有雪,只有黑夜与冷风,屋里却显得格外暖和。那时觉得自己就像是个远方而来的赶集人,匆忙而又狼狈。
大四的寒假学校放假得早,我心里琢磨着那么早回家也是放飞自我,到时连书在哪都不知道能不能捡回来,最后决定报一个寒假的培训班。课程一直上到学校封楼断水断电还没结束,我和一起备考的同伴只得在上课地点附近订酒店。我是个很少留校的人,大概那也是我第一次看着学校里的学生慢慢变少,什么店都慢慢关了回家过年,直到整个校园都寂静无比。
因为我不知道这场考试的竞争到底有多激烈,我只能拿出我的所有去拼一拼。现在回头想想,在这之中不知投入了多少精力和财力,有人甚至开玩笑说这是自己继高考之后经历的又一场大考。世上向来没有投机取巧的事,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是有道理的,老天不会眷顾空怀壮志却不肯行动的人,当你看到别人是怎样付出怎样努力时,才能明白很多事其实是很公平的,你付出多少终究会收获多少。
Part4 关于教材和题库
2017. 02寒假期间
寒假里要完成毕业论文,我捧着一袋旺旺雪饼,听着每晚八点楼下大妈们准时播放的广场舞,在煎熬中把论文一点一点敲完。寒假里哪也不想去,跟闭关似的把自己关在家里,几乎没怎么出门拜年。曾经喜欢四处走走逛逛的我到了大四变得一点玩的心思都没有,像是这件事没解决,去哪都不会自在。
在不长不短的假期里,继续复习教招,这时还没开始大规模刷题,知识点实在零碎得很,寒假里我更多的是换着法想把它们理清楚。教综的教材这时基本过了三四遍,我手里头放着闽试、华图、中公、山香和先行的教材,几套教材用起来有利有弊。一位教综高分大神告诉我,当时她备考的时候是把市面上有的教材和高分题库都买过来,能做多少算多少。我不知道她的法子管不管用,在没有自己的方法之前,只能先试试。最后在教材上我选择主要用其中一套,其他的教材作为补充辅助,在这之间去发现它们共同侧重的地方。
习题方面我当时买了华图、中公、山香和闽试的题库,有教综的也有学科的。在3月份的时候,学校的打印店里会出现各种习题材料,可以这个时候到打印店看看有没有适合自己的题库,当时我就从打印店复印了不少题库,有些题库质量还不错。需要提醒的是,有些真题卷给的参考答案与一线评分并不贴近,尤其是学科的参考答案。我考的是语文,其中最难的一部分便是教学设计,这部分如果没有经过老师专门的指导,几乎难以入手,完全不知道该设计成什么样才能得分。学科的其他部分可以买本高考用的五三按照专题去进行训练,比如每天做多少篇诗歌多少篇文言文,课程标准背哪部分,尽量把每天的任务进行量化,列成清单,一项项去完成。
Part5 关于心态调整—写随记和跑步
2017.03
寒假很快结束,回到学校后是2月下旬,进入了新一轮的复习,开始刷题库做真题。寒假回来后的那段日子是备考最艰难的时期,那时离考试只剩下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我几乎都忘了是怎么走过来的,情绪起起伏伏,从来不敢想象自己也会有几度脆弱到想崩溃的时候。翻开那时在笔记本上的涂鸦,才勉强回忆起些许片段。
那阵子每天马不停蹄地刷题背书,清单上的任务一项项完成,每天都过得很快。觉得自己就像蓄电池一般,每天榨干所有的电量,晚上充电,第二天满血复活,周而复始。三月份有阵子睡眠质量变得不好,明明很困却难以入睡,早上又难以醒来,每天都在和自己做斗争。3月的福州还是阴冷阴冷的,有太阳的时候,我便在图书馆的走廊来来回回踱着步子小声记背,可是知识点背了又忘,忘了又背,心里实在着急。有时会担心自己会考不上,自我怀疑自我否定,陷入莫名的焦虑,现在回想起来根本就不知道自己那时为什么会那么脆弱。也是在那时,我才深刻体会到能够真正相信自己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
后来因为受不了这些负面情绪,我便拿出纸笔把那些糟糕的情绪写到纸上去,和自己对话,告诉自己应该怎么做。当把心里的这些慌张和不快疏导出去,心里就会舒坦很多,如果你在备考时遇到难以承受的压力,不管你在想什么,可以尝试把它写下来。写随记不需要刻意定在什么时候写,在你觉得需要的时候便拿出笔来写,可以是长篇大论的牢骚,也可以是一两行激励自己的话。
我知道这是场持久战,告诉自己要好好吃饭,好好睡觉,绝对不能生病。于是我开始去跑步,每天从图书馆复习完回来已经很累,但一定要抽出时间去操场跑三公里。当我戴着耳机在操场上一圈圈跑着时,我的大脑是放空的,跑步会分泌使人快乐的多巴胺,跑完后的酣畅淋漓带来的是身心的愉悦,足以让你抵抗乏味的复习。后来事实证跑步是不错的调节方式,最后在整个备考过程中我没生过病,也靠跑步慢慢调整了自己起起伏伏的情绪。
Part6 笔试—尽量在考前去参加一次模考
2017.04
一到4月份,该复习的都复习得差不多了,该做的真题和该背的知识也都基本有个大概,这时模拟考试显得较为重要。教招不像高考,有学校系统地组织一次次考试,模考的机会变得很稀缺。我在不同机构前后共参加过三四次模考,大多是在4月上旬的时候。模考可以让自己心里更有底些,除了查漏补缺还能帮助你分配答题时间。所以如果有条件,一定要想办法让自己去参加一两场的模考。
笔试时间是4月16号,越临近考试时间,脑子就越容易一片空白,最后几天想去冲刺去再多记多少东西是不太可能的,临时抱佛脚也得老天给你足够的运气,还是老老实实早做准备。考试的前一天,我和同学订了考点附近的酒店,那时真的是紧张极了。晚上在酒店里翻看着材料,再怎么翻好像也记不进去多少,我们相互打气,谁也不知道等待我们的会是什么。
教招上午考的是学科专业知识,下午考的是教育综合。今年的学科很难,记得当时我写完作文没几秒就敲钟了,走出考场时感觉真是糟糕透了,心里七上八下的。一路上,才听到很多人说自己学科卷子做不完,其中不乏有些考了一两年的考生,我才知道今年的卷子是真的不好做。再怎么糟糕也只能随它去了,收拾心情准备下午的考试。下午的教综卷却出奇的简单,走出考场时恍恍惚惚,笔试就这么结束了。
Part7 关于学习伙伴和面试备考
2017.05
备考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找到一起备考的学习伙伴,相互监督,相互提醒。在很多时候,你无法很自觉的复习,会有很多的焦虑无处排解,这时或许你就需要学习伙伴一起走过这段路。我很感谢我的学习伙伴阿纪,她给了我很多的帮助和鼓励。有时想要赖床,但一想到和她约好时间去图书馆,就只能逼着自己按时起床去复习。习题中有疑惑的点我们就互相讨论,后面互相改卷子,互相抽背知识点,每天约着一起去跑步,聊着备考过程的各种困惑或心得。我是个一不小心就会偷懒的人,阿纪身上的那股认真劲带动着我,从笔试到面试,一路上多亏了有她的陪伴,否则我自己一个人真的很难坚持下去,也很难最后顺利通关。
笔试结束后,我回家休息了几天,便开始准备面试,面试采取的是片段教学,时间一般在笔试结束后的一个多月,依旧紧迫。如果说笔试有章可循,那么面试则是一团迷雾,每个地区的模式和评分标准都不太一样,完全不知道从何入手。抽取片段教学的范围很广,面试时将从两百多篇课文里随机抽一篇。我和阿纪老早就报了面试课程,但所有机构都是在5月13日笔试成绩出来后才开始上课,而且只有32个学时,这意味着大多数时间你得靠自己去训练和模拟讲课。后来请教了学姐,买了学段的教材和参考书,一摞摞的教学设计和课堂实录,每天在图书馆一篇篇地解读做笔记,看得是晕头转向,收效甚微,直到面试前都无法把所有课文过一遍。
公布成绩的那天,刚好是学院请专家评委来给我们做面试指导的日子。那天我被安排在第一个上去讲课,讲稿不知过了多少遍,设置哪些问题,怎么提问,怎么解读,该板书什么,磨了不知多少次,但心里还是没底。讲完后,我开始惦记着笔试成绩,刷着系统看什么时候出成绩。我报考的岗位竞争比较激烈,那时候只祈求只要能考到前100名进入面试就好。查到成绩的那一刻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笔试排名第12,成绩出乎我的意料。原来很多的担心无非是自己吓自己罢了,人要不断学会去真正相信自己,尤其是在竞争激烈的时候。
面试培训其实就是进行片段教学,每次课是4个小时左右,大家轮流上去试讲,再由老师点评。因为不同地区的评分标准差别,后来我选择把面试课程从福州调到厦门上课。上课地点离家有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又常常在晚上上课,有时上完课连回家的车都没了,有那么几次只能辛苦父亲大老远地过去接我回家。我报的六人的小班,前后一共上台讲过7次。给我们培训的这位老师人很好,按照写人、写事、写物的专题挑出课文来给我们训练,在我们讲完片段后都很耐心地提出改进的地方。同时把片段教学所需要基本具备的基本步骤不断跟我们强调,有时碰到合适的课文他便教我们哪里可以作为亮点设计。
片段教学时我会把自己讲的和老师点评的部分进行录音录像,回家后再进行回放,重新看自己讲课的时候才知道有哪些地方需要进行调整。但由于时间仓促,对大多数课文仍无法进行充分的准备。当和我周围备考的同学交流时,发现大家也是无法准备完大部分的课文,面试准备的时间实在仓促。后来实在没办法,在看过一些课堂实录后,我选择整理出片段教学的基本模板,对不同文本进行套用,不管到时课文有没有解读过,最后只能靠着自己的文本解读能力现场发挥了。
一个人或许可以走得快,但未必能走得远,我很庆幸这一路有一起备考同伴的陪伴。我们组了个备考教招的学习小组,人数不多,大家在上面分享面试的各种材料和音频,也发生了不少让我印象深刻的故事。记得有一次,家在福州的贝贝特地从家里跑回学校,把她报名机构的面试材料复印后留在打印店给我们,还在学校的阿梦把它用顺丰寄给了我。在时间那么紧张的情况下,贝贝还能想到我们,我那时真的被打动了,忍不住想起一直陪在我身边鼓励我的怡子和一起备考的阿纪,世界上还是有很多善良又可爱的姑娘,而我那么幸运可以和她们成为朋友。
Part8 面试
2017.06
面试时间在六月的第一个周末,和笔试倒头大睡不同的是,面试的前一天晚上我失眠了。一下子就天亮了,一下子就抽签了,一下子就进考场了,所有的动作跟连环扣似的,容不得我去思考。一共有四个考室,我抽到其中一个考室的一号,还没来得及反应过来,就被通知去候考室。今年语文场一共100位左右的考生进行面试,分为四个考室,考室里有七位评委,两位记分员,还有一位在后面录像的工作人员。
由于我是考场的一号,每位老师都用极其犀利的眼神审视着我,我努力镇定,努力表现得自然些,努力把该讲的内容都讲下去,最后发挥还算正常,但自觉毫无亮点。在楼梯的准备区等候成绩,心扑通扑通跳个不停,拿到自己的面试成绩后我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走出考场的,成绩离预期太远,心想这下真是没戏了。怎么着也没想到会抽到一号,没想到会这么早出考场,如果按概率算的话,那得借我多少好运才能够抓住这次机会,无数次在心中默默祈祷。
出考场后我的心就像被扔到了冰水里似的,一直不大自在,除了号数原因,自己在准备面试的过程中可能犯了些错。我开始在反思自己的整个面试准备过程,走了很多弯路,没有找到专业的老师进行指导,因为不擅长无从下手而想要找借口逃避,更因为偷懒而没有多进行模拟试讲,悔不当初。
等待最后结果的那段时间里,我几乎吃不下饭,后来当得知自己入围时,我并没有想象中的欣喜若狂,而是心有余悸。总排名的分差前后相差都是0.1左右,分数咬得很紧,我才知道是自己的笔试成绩保住了这个名额,我也知道还有很多比我优秀的人这次是被偷走了一点运气。我想,老天一定是想给我提个醒,告诉我有些事需要更认真地去对待,更需要有勇气直面自己的不足去修正它。老天最终还是把这个机会留给了我,我深觉自己的幸运,希望自己在今后的日子里能够更加珍惜它。
Part9 尾声
2017.07
名单公示后,我也临近毕业,告别了我的大学生涯,这一路的备考可以说是有惊无险。随后的入职体检和二次审核算是后话了,当一切尘埃落定,我不知道对于过去的这一年我还剩下多少记忆,谨以此文当作是一种纪念吧。
记得看过一句话:现在的奔波,是为了以后不那么奔波。
年轻不该止步于奔波,但每个人都有疲倦的时候,只能趁着自己还有力量的时候多去尝试。我们都不是拯救世界的英雄,或许在故事的最后都沉入了现实之中,但无论未来我们会遇见什么,面临什么,请一定要相信自己的力量,只有你自己能够战胜内心的洪水猛兽。
希望所有的你,都能开启自己的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