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识》这本书的主题是讲个人精进,包括生活与工作,还有对世界的态度,对人生的态度比较高大上的东西。
2017年我订阅了《硅谷来信》专栏,而《见识》这本书,大部分内容来自于这个专栏的文章,这意味着什么呢?也就是说书中大部分内容都看过一遍,但那又如何?是不是从此我就不一样了?没有!我的生活还是一如往常,没有任何变化。该怎么过还是怎么过,为什么会这样?因为:
知道并不等于做到,做到也并不意味着得到。
很多时候,我常常仅仅是停留在浅显的知道呈面,还以此为乐,沾沾自喜,觉得自己是一个有上进心的人。但又因为学过之后,没有给自己的生活带来变化,没有结果,说白了就是没有学会,这就是“伪学习”者,同书中所说的“伪工作”者的概念是相同的。
学习也好,工作也罢,都需要以结果为导向。没有结果的学习,就是伪学习,像我这样做为一个伪学习者,最常见的表现就是:
- 收集很多电子书
- 收藏干货好文章
- 收集学习资料等
- ……
Kindle阅读器里囤了各种电子书籍差不多有几百本,但就是没有耐心看完任何一本,甚至由于给自己太多选择,反而不知道看什么;百度云盘里收藏了许多学习资料、各种教学视频,比如,Photoshop\excel,平面设计等等,但就是没有认真且完整地学完过任何一个;印象笔记,微信里也收藏了许多好文章,好多所谓的干货,可收藏的东西变成了永远的雪藏,从来没有回头看一眼。这就是书中所说的:
人的天性是喜欢增加,面不喜欢减少,喜欢获得而不喜欢舍弃。
最后,出现的结果是为此反而增加了压力,给自己带来许多负面的信息与情绪,感觉自己是一个没有执行力的人。
好多时候,我常常把追求成功当做目的,而不懂得幸福才是人生的目的。可以说这是我从这本书中,收获最大的一点,可正如上面所说,知道了又如何?真得做得到吗?相信在接下来的生活与工作中:
- 我还会犯捡芝麻,丢西瓜的错误;
- 我还会在工作与生活中一如既往地做加法;
- 我还会继续在做一个伪学习者,伪工作者;
- ……
但,知道总比不知道要好,知道了至少有一个可以对照与参照,知道真正正确的对待生活与工作的方法是:
- 人生需要做减法,懂得西瓜与芝麻的道理;
- 成败与否取决于见识的高低,而提高见识需要大量阅读,并且必须同比自己牛的人在一起,也就是需要改变自己的认知与环境;
- 凡事以结果为导向,不做伪学习者,伪工作者;
- 比贫穷更可怕的是:缺乏见识,缺乏爱,缺乏规矩;
- ……
所以,接下来,我需要做的就是:
践行这些“见识”。
仅仅是知道远远不够,必须以这些“见识”为镜子,在自己的生活与工作中,去对照,去检视自己的所做所为,看有没有偏离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