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一家从海南回来了。自驾2200多公里,两天的时间。昨天说今天到家来看看老人,顺便到小城仅有的古迹——仓颉陵看一下。
仓颉陵距离老家六公里左右,小时候赶上每年正月庙会,总是跟着大人去逛庙会,热闹得很。
昨夜一场小雨,今早起来风难得的凉爽。跟儿子去打了会儿乒乓球,九点半多点儿,朋友他们就到了。
跟家人在院子里拉了会儿家常,想着先领他们到村里转转,毕竟这里也是运河的古村落,有千年古槐、名人故居、抗战老兵纪念馆等,也算是不错的乡村游吧!
于我来说,也是一次故地重游,不过许多地方都有了变化。路过村部,刚上任的书记,也是发小,很是热情,连忙给打开了所有纪念馆、民俗馆的门,还一路跟着讲解。
今日的游玩地,也是昔日村里小伙伴一起玩耍的地方,一路看过走过,勾起许多往日的回忆。有些“物是人非”的伤感。
朋友惊叹于小村庄的“静”和“美”,尤其是对不时出现的青砖黛瓦的“洋房”小楼乍舌称赞。同时也激起了他在老家起楼的想法。落叶总要归根!老家有个这样的院落,总归是一种传承和念想。
等逛完仓颉陵,豆大的雨点开始落下,我们正好走出庙门。帮朋友拍照留念,看他仍意犹未尽,只说自己家乡的人文景观,这么多年都没有机会观瞻。真是羞于对外称作“仓颉故里人”。
因为朋友还要赶往下一站,只能就此匆匆别过,好在也算是见了一面。
突然想起圣人那句名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是啊!这份相见的快乐来自心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