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已经是2020年了,曾经以年龄引以为傲的00后也都长大成人了,18岁这道坎儿迈过去了,但是能力,成就呢?
但是总有人说自己有天赋,有能力吧。
我就是这样一个人,有点小长处就沾沾自喜,过分看重周围人的评价与能力。赢过别人一点仿佛赢过全世界,但正是这目光狭隘,见识短浅,自负自满,反倒是害了我。
同龄人喜欢和同龄人比较,他们会把年龄小的孩子视为教育,保护的对象;把年龄大的长辈视为学习追赶的目标,或者是迟早会取而代之的人。
但面对同龄人,更多的是竞争,比较,是把自己的长处有意无意的在同龄人面前炫耀,把自己的短处刻意包装的毫无破绽。
这是对的吗?
这是普遍的,但绝不完全对。
高中时,我常常观察周围同学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学霸”通常会认真记笔记,认真听讲,认真做题,认真思考,认真复习,认真预习,认真做手中每一件事情。
所谓的“学渣”(没人是学渣)会努力记笔记,努力听讲,努力做题,努力思考,努力复习,努力预习,努力做手中每件事情。 只是心思并没有专注于此,仅以完成为目的。
但现在要讲的,是处在中游位置的人(like me)。他们认真,他们努力,他们中有些人有这别人不可及的小天赋,一听就懂,一看就会,所以,他们不必“那么努力”,但是成绩平平。
他们不屑于“”学霸”的刻苦,不耻于“”学渣”的勤奋,紧紧抓着所谓的“天赋”自我安慰,却也暗暗效仿着“学霸”们的学习方法,想要追上其脚步。他们暗中较劲,本应全神贯注的晚自习总想看看别人在学什么。
难道没发现,优秀的人,从来都是坚持自我,心无旁骛的吗?没有一个人的成功是可以复制的,“学霸”也一样。浪费在和别人比较上的时间与精力,足够你专注完成一件重要的是。
优秀的学长学姐告诉过我,整理自己的错题本,找到自己的知识漏洞,摸索自己的学习方法。
这不是说说而已。
道理在此,关键在于行动。任何事情都需要实践,坚持,希望十八岁你,对得起自己的天赋和一路走来的不易。
专注于自己就好。
今天和朋友聚了聚,聊了很多就想到了,谁还不是个十八岁的小仙女~
要努力变得很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