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语文全国Ⅱ卷古代诗歌解读:《咏省壁画鹤》、《咏主人壁上画鹤寄乔主簿崔著作》
咏省壁画鹤
宋之问
粉壁图仙鹤,
昂藏真气多。
鶱飞竟不去,
当是恋恩波。
在《咏省壁画鹤》中,“省壁”指官署(省衙)的墙壁。
咏主人壁上画鹤寄乔主簿崔著作
陈子昂
古壁仙人画,
丹青尚有文。
独舞纷如雪,
孤飞暧似云。
自矜彩色重,
宁忆故池群。
江海联翩翼,
长鸣谁复闻。
乔主簿和崔著作,其中“主簿”和“著作”为官职名
一、标题:《咏省壁画鹤》、《咏主人壁上画鹤寄乔主簿崔著作》
从标题看,两首诗在题材上皆为“咏物诗”,所吟咏对象都是“壁上画鹤”,即墙壁上的画鹤。宋之问诗吟咏的“画鹤”图于中央官署(秘书省)的墙壁之上,是初唐著名画家薛稷所画的一幅仙鹤图。可惜此图未流传下来,我们只能通过这首诗想象其仙姿。陈子昂诗吟咏的“壁上画鹤”,因年代久远,更无从知其来历。陈子昂写下这首诗,将赠寄其两位好友,乔主簿和崔著作,其中“主簿”和“著作”为官职名。
二、作者:宋之问、陈子昂
宋之问(约656年——712年)和陈子昂(约公元659~公元702),两人都是唐初诗人,历经武周朝。在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上,二人对推动诗歌发展都作了极大的贡献。宋之问与沈佺期齐名,时称“沈宋”。二人简化了“永明体”的“四声八病”规则,推动格律诗的发展,成为近体律诗定型的代表诗人。陈子昂进一步发展了“初唐四杰”所追求刚健的诗风,提出“风骨”、“兴寄”主张,力除齐梁绮丽纤弱的宫廷诗风。其革新主张对唐诗产生了巨大影响,并且意义深远。在政治上,宋之问和陈子昂都历经宦海沉浮,政治生涯充满坎坷,但二人所受到的历史评价却大不相同。宋之问是一个充满争议的人物。武周朝时,其趋炎附势,逢迎谄媚近臣外戚,后卖友求荣而为时人所不齿,最终在唐睿宗时被赐死于桂林。而陈子昂在政治上颇具远见卓识,提出一些改革时弊的建议。但也因力陈政弊,直言敢谏而多遭坎坷,最终被权臣陷害,冤死狱中。
三、两首诗中仙鹤形象:省壁画鹤、主人壁上画鹤传统文化中的“仙鹤”有着丰富的内涵,它象征着君子、隐士,用来形容超脱尘俗的高洁品格。道教认为仙鹤是神仙的化身,得道飞升也叫“羽化登仙”。仙鹤还是祥瑞的象征,寓意政通人和,国泰民安。两首诗吟咏的对象皆为壁上所画仙鹤。宋之问诗前两句描摹仙鹤形象,诗云:粉壁图仙鹤,昂藏真气多。 ——宋之问《咏省壁画鹤》
仙鹤图于粉壁之上,其姿态昂扬,充满仙家气韵。后一句从外在形态与内在气质两方面展现仙鹤的形象。
陈子昂诗前四句描写仙鹤,诗云:古壁仙人画,丹青尚有文。独舞纷如雪,孤飞暧似云。 ——陈子昂《咏主人壁上画鹤寄乔主簿崔著作》此诗中的仙鹤图存于古旧的墙壁上,看得出来画作年代久远。“仙人画”暗示仙鹤图笔法不凡,超越世俗。“丹青尚有文”则说明这幅仙鹤图花纹尚存,图案并未因年久而磨灭。第三、四句“独舞纷如雪,孤飞暧似云”进一步细致描摹仙鹤姿态。“独舞”“孤飞”,可见仙鹤遗世独立的气质和超凡脱俗的品性。并以“雪”“云”为喻,状其形、色,写出了仙鹤起舞时白羽纷飞似雪,飞翔时身影隐约朦胧似云,进一步烘托其超然之姿。两首诗中的仙鹤都栩栩如生,但陈子昂诗中的仙鹤形象描摹得更为细致,让人可感。
四、两首诗表现的思想情感与价值追求
咏物诗,所咏之“物”往往是诗人自况,寄托诗人思想情感。所谓“咏物隐然只是咏怀,盖个中有我也”(刘熙载《艺概》)。“
在两首诗歌的后半部分,两位诗人都发挥主观想象,以表达情感。”也就是说两位诗人都赋予了仙鹤个人情志,客观物象带上了诗人主观情感,仙鹤就不仅仅是仙鹤了,俨然成了诗人的化身。鶱飞竟不去,当是恋恩波。 ——宋之问《咏省壁画鹤》
宋之问主观认为仙鹤飞腾不离去,应当是眷恋帝王的恩泽。自然地流露出诗人内心对帝王恩泽的感激和对君主的忠诚,契合封建士大夫的忠君思想,暗含了诗人对仕途的期待向往。诗歌思想境界比较符合宋之问宫廷近臣的身份,这首诗也成为诗人应制奉和、歌功颂德之作的代表。而陈子昂诗后四句:自矜彩色重,宁忆故池群。江海联翩翼,长鸣谁复闻。 ——陈子昂《咏主人壁上画鹤寄乔主簿崔著作》
诗人由图中仙鹤生发想象和议论,认为自恃羽毛华美的仙鹤,哪里能够忆起昔日池沼中栖息的同伴们。暗含对现实中那些追逐浮华、迷失本心之人的讽刺。然而,与“自矜彩色重”的鹤不同,“江海联翩翼”的鹤不为名利荣宠所累,超脱浮华世俗,自由翱翔于“江海”天地之间。可是,这样超凡脱俗的“仙鹤”即使发出长长的鸣叫,也没有人能听到。诗人以鹤自比,感叹自己空有才华和抱负,却无人赏识,就像那长鸣却无人倾听的鹤。诗人借画鹤表达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孤高气节,以及超然不群的高尚品格,也反映诗人怀才不遇、孤独寂寞的心境。回顾诗人在政治上的遭际和诗歌艺术上的追求,不难理解他会发出这样的声音。改革者从来都是孤独的志士。总之,通过“画鹤”这一物象,两首诗分别展现了两位诗人的不同个性与价值追求,道出了同一个时代中的不同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