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和今天连续两天被客户问到同一个问题,两个客户,一个90后,一个60后;一个是我的前同事,一个是转介绍的陌生客户;都是外资企业工作背景:安联到底有什么好? 显然他们和我之前的客户不同,不满足于我的介绍,而是试图提出种种挑战的问题。客户永远是最好的老师,我特别把这些问题一一罗列,一是整理以后可以随时补充,作为储备;二是整理我的思路,试图找出更好的答案。
安联到底有什么好? 客户显然不满足我提到的这些炫目的排名如以下:
安联是全世界9家大到不能倒的保险公司之一;
安联的财产险排名前三;
安联的寿险排名前五;
安联是全球最有价值的保险公司品牌,没有之一;
安联不动产全世界排名第二;
全世界资产管理公司排名前10中,有两家都是安联的,2017年底集团管理的资产总量相当于2018年全中国221家寿险公司管理的资产总量之和,达2万亿欧元;
安联承保并赔付过泰坦尼克号,旧金山大地震,911,马航370等重大灾难事故,实力雄厚,是经历过1战,2战,历次金融危机而屹立不倒的百年企业。。。
客户说,我知道了安联在全世界很大,但在中国的表现如何? 我都没怎么听说过? 我知道平安,外资我知道友邦。
安联在中国的确比较低调,1999年1月进驻中国, 已有20年的历史,在20年的经营之中,获得无数奖项,在此不一一例举,我递出的计划书上都有详细罗列;
是中国第一家获准经营的欧洲保险公司;
2018年11月25日,安联获批成立国内首家外资控股保险集团公司,多家外资保险公司竞争,但最终花落安联,这在金融界是一个重磅级新闻。。。
客户说,这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 我只关心个体的利益,大到国家、行业的利益对我来说太遥远。
我说这意味着中国金融界对外开放的信号,这意味着保险行业的政策利好,虽然很多人是不关心的,但现代社会,商业、投资、经济、理财和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对个体来说,选择一家靠谱的公司,意味着一辈子的放心。安联的靠谱,承袭德国人的严谨、稳健、低调、契约精神。
客户说,我还是不放心,现在整个世界都很乱,万一我们国家把外资都赶出中国或者外资纷纷撤出中国,那我的保单利益是否会有损失?
说实话,我听到这个问题,有点奔溃。这就好比问,万一发生了战争怎么办?
首先,无论是外资和中资,只要是在我们国家范围内运营,那就要受到我们国家法律法规的监管,所以并不是外资就可以不受到《保险法》的约束了;
其次,我们的《保险法》规定,保险公司允许倒闭,但和银行倒闭不同的是,倒闭的保险公司要有人接管,确保仍有人履行保险合同的责任,确保社会的稳定;
最后,我们每个人都希望世界和平,不希望世界朝着极端的方向发展。即便在现在世界局势非常紧张的时刻,其本质还是金融战。与冷战时期不同,现在的世界在全球化的影响下,大到国家,小到个体,靠一国、靠一个人的力量都很难独善其身。
我眼里的安联
三年前我加入安联的理由很简单,一、我本来就是安联的客户,二、我的第一份工作是美企,然后我去了民企,我想再体会一下欧洲企业,对德企我有天生的好感,严谨,低调,稳健,契约。我在大学的专业是有机化学,那时候的文献资料有很多都是德语写的,为了要读文献,我们在研究生的时候,第二外语是德语。而我的第一次跨洲出差就是德国,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
我很能理解客户的感受,数字是没有温度的。好比我接受安联,除了那些排名吸引我,还有种种感性的成分。
一家公司的好,要去体会和感受。每一个人接受一个不太熟悉的事物都有自己的逻辑,这里没有对和错,因为每个人都会为自己做最好的选择,作为寿险顾问的我,是让他或她看到他或她认为的最好的选择。
我的一位客户说,“如果要感谢,请感谢我的表哥,他在投资界,他告诉我,他只相信安联。”
我的一位医生客户说,“安联的条款很人性化。”
更多的在德资企业工作的客户,他们说,“德国品牌,我们相信。”
安联的好只有懂它的人才知道?其他保险公司我没有呆过,但每个企业都有它的基因,这些基因吸引着和它有同样特质的人,这是吸引力法则。
当我知道安联是汽车保险带的发明者,原型陈列在慕尼黑博物馆内;安联拥有全世界上最先进的汽车碰撞实验室,我对安联肃然起敬。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在管理和拥有巨大财富的同时,还是一家有担当和责任的伟大的公司。
好,只是相对。
没有最好,只有你认为的最好。
选择你认为的最好,因为你值得拥有。
欢迎大家的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