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7月20日,星期天,多云天气,最高气温34度。
今日入伏,早上空气有点闷热,没有昨天凉爽。
今早,晨练没有持续太久,约半个小时就打道回府,又去市场买了点牛肉。
昨晚和同事散步,她说用牛肉、胡萝卜和洋葱包水饺,味道不错,让我心动。今天恰好入伏,我们这里有“头伏饺子,二伏面”的说法,打算包来尝尝。
回家吃完早餐,不到八点。今天还有一件事要做,那就是去瞿大夫那里针灸。
最近几年,我会在三伏天,针灸加热敷,来排除体内的寒气。还别说,三年下来,效果显著。
先电话联系瞿大夫,得知现在有空闲床位, 立马收拾东西,开车过去。
瞿大夫住滨海小区,出西门,过铁路桥洞,也就一条街的距离。
来到瞿大夫的诊室,三张床位,最里面已经有人在,是一个上了岁数的精瘦女人,在针灸膝盖。
我在第二张床上铺好自己带去床单,告诉瞿大夫,今年胳膊好了,不用针灸,重点是背部和腿部。
瞿大夫是县医院针灸科的大夫,七十多岁,圆脸,微胖,大高个,背稍有点驼。
她退休多年,把孙子看大。闲来无事,又重操旧业,在小区楼下,利用自己的针灸医术,开了一个中医康复诊所。
几年前,我身体哪哪都不舒服,通过同事推荐来她这里。那是我第一次接触针灸,看到长长的针插在身体里,有点害怕,犹豫不决。
瞿大夫说,没什么可怕的,要不你试一试。
就这一试,让我以后对针灸不再有抵触心里,恐惧全消。就这一试,身体不适症状在针灸后,都有明显的改善,让我信服。
瞿大夫说,体内寒气在三伏天治疗效果最好。她利用按摩、针灸和药包热敷的方法,自头伏开始,每十天一次,针灸四次,连续三年,基本就能痊愈。
我按照她说的,连续针灸两年。去年因故没去,但我自己在家用中药包热敷,也有效果。
针灸是疏通经络,热敷是促进血液循环。在针灸后热敷,是为了加速新陈代谢,帮助排出体内湿气和寒气,让经络的更加通畅。
只是,这样闷热的天气里,没有空调和风扇的加持,不动就满头大汗,让人焦躁不安。
而躺在那里的我,却很享受电针跳动的节奏和频率,电烤灯覆盖着针灸部位,很温暖,很舒服。
半个小时,针灸仪发出叮铃铃的响声,知道针灸时间到。下面就是热敷。
热敷前,瞿大夫给我递过水杯,里面是她泡的养生茶。喝完后,她把加热好的中药包放在刚才针灸部位,我用浴巾盖住全身,可以想象,是怎样一个桑拿浴。
身体多年过于寒凉,总喜热怕冷,最近几年大有好转,这得益于中医古老传统疗法。
三个小时理疗结束,从瞿大夫那里回家,已经正午时分。
刚针灸完,不想吃饭,也不能下水,牛肉水饺中午就暂时搁浅。冲包猴头菇山药糊糊喝下,先午睡去。
可能针灸消耗体能,午觉醒来快四点。计划好的水饺还没包,肚子有点饿了。于是,一番忙碌,不到六点,头伏的水饺算是吃上了。
头伏之所以吃水饺,是有寓意的,“伏”与“福”谐音,象征着“元宝藏福”,寄托着人们对平安度夏、纳祥祈福的美好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