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陈墨,三十岁已过,来自农村,在城市工作已有七八年,目前还是一事无成。
童年
小时候我是家里的骄傲,乖巧懂事听话又勤劳,学习好。
那时候家里虽然破旧,但就是这破旧的家里张贴了不少我获得的奖状。
小时候也有调皮的时候,家里穷,爸妈又忙于农活和生计,自然是无暇管顾孩子的童年乐趣和需求的。
我看着别人家的娃娃,或多或少有不一样的,父母或者爷爷奶奶所给予的玩物,说不羡慕那是假的。
好在,很多儿童乐趣并不需要花钱就可以获得,比如地上画格子跳,跳皮筋,老鹰捉小鸡,捉迷藏,丢手绢,跳绳……
但有一样,我很想自己也尝试,那就是荡秋千,我家里没有。
于是在一家弄道里,我用之前穿不了的旧裙子边儿打结成一条长线,爬上木制楼梯,把带子绕过横梁,再打个结,于是简版的秋千就制成了。
我好不得意地坐上去,自己用脚使劲往后一蹬就荡起秋千来。虽然裙边条子有点割肉疼,但空中飞起来的感觉好极了。
一、二、三,咚,绳子断裂,我摔了下来,屁股疼到人直接趴地上,又怕被别人看到,又怕母亲知道要骂,可是起不来,没办法。
后来还是邻居看到,叫唤了一声我那在后山收稻谷的妈妈,说我趴在地上是不是摔哪了。
母亲扛着稻谷下山来,我想得赶紧在母亲看见之前起来,还好,趴了一会,缓过来了。
母亲见到问我时,我已经站起来自己回屋子里了,还笑咧咧地告诉母亲,没有,没摔着,是人家看错了。
少年
少年时期大概是个性突显的时期,我至今还清晰的记得那一年的小学升初中的暑假作业我一个字也没写,当时觉得自己这样的作为显得特别的有个性和神气。
而这种埋藏在心底的神气最终在去学校报到时,老师问我作业呢?我说没有,随后爸爸说时迟那时快地一巴掌里结束。
从此,还没来得及张扬的个性又回归了老老实实地学习。
初二下学期的时候来例假了,当时可是慌得一匹,完全不知道要怎么办,屁股后面一股子的红渗出来。
又羞愧又恨这让我不知所措的月经丢了我的面子,不过幸好,来的时候是晚上,第二天清早在一个比我早来月经的同学的帮助下去了厕所,她手把手教我怎么用月经。
当时的我的那个羞耻心啊,是又感激,又羞愧不好意思,说真的,我自己都嫌弃那裤子脏。
再后来,记忆变停留在了痔疮和瞌睡里。
那个时候不懂得那叫痔疮,没有人给我们普及,老是很不舒服,还一不小心那血迹就星星点点印出裤子来,也不知道怎么办,或者说压根就没想过这事是需要处理的,就这么样让她自己经久好了。
以前我们读书,都是一天天坐在教室里,从早读到上课,上完课到晚自习,全在教室里。教室里的座位又是紧挨着排列的,及其不方便出入,所以很多时候,除了吃饭和上厕所的必要,基本都是在座位上。
那个时候的学校也还不会说普及,坐坐需要起来活动的健康理念。不过,眼保健操倒是教的好,可惜也就执行到小学毕业。
所以,很多人开始从初中就开始近视眼,跟长期坐座位上,又舍弃了眼保健操,我觉得有着莫大的关系。
我的瞌睡症也是在那个时候开始的,不明确是不是具体在月经之后,但我回想是差不多的时间。
那个时候整个人都处于昏昏沉沉的状态,每天怎么睡都睡不够,早上到教室,瞌睡,下午到教室瞌睡,晚上还瞌睡,总之就是三个字:睡不醒。
当然母亲好像是买了几瓶跟补脑有关的,吃了还是没什么效果。
后来,有一次跟姐姐去医院看医生,医生只给了句:没问题。
然后我姐姐就说我是懒,因为懒。
医生又说没问题,姐姐又这么说,我还能说什么呢?该提不起精神还是提不起精神,不过是不会告诉她们了而已。
长大后我有想,这可能跟我进入青春期,身体处于发育的阶段,又营养不良,再加上父母常常吵架影响的。
青年
青年应该从初中的尾巴可以开始算起,我们念完初中都16岁了,念完高中就19岁了。
初中的尾巴上,还赶上过朦胧的青春暧昧,不过也只是随着毕业的到来而结束。
那种小心翼翼,羞涩又渴望又胆怯的感觉,在后来没再有过。
进入高中的我,又完全是另一番状态,比较压抑的叛逆期到来了,
是人际关系处理的最低潮期,也是学业开始无力倒退的时期。
进入到县城最好的高中,初中时的优越感全然不见了,弱势展露无疑。
贫穷的农村女孩入城里的富家子弟集中的最好的高中,无论着装,饮食,言行举止,这种无形的压抑和自卑感铺天盖地袭来。
而学习,从中上,到中等,再到最后的中偏下结局。
这与我自己无法调解的莫大的心理矛盾有着强烈的关系,我在意家里的一切更甚在学校的一切。
重男轻女的压力,读书还债的压力,全家人的荣耀与财富期望的压力,更有父母之间不可调和的常年吵得不可开交,加上父亲日渐下滑的身体健康的压力,兄长不懂事、姐姐又人生诸多困苦又带来各方舆论的压力。
当时是自己把自己锁在了所有的问题和困难里,出不去了。
现在想来,如果当时有哪怕把心思和眼光放多一点别人的参考上,多学着跟人家一样哪怕多读点课外书也好。
那个时候,没有这样的觉悟。
看着临近的同桌,开心地学习,谈着甜蜜的地下恋爱,互相鼓励和支持,而我却在自我孤立的世界里越走越深。
当时,并不知道,其实那个时候的我早已经是有一定程度的抑郁了。
不过幸好,那个时候在语文老师的倡导下,开始爱上了写日记。
要知道,我整个小学初中都没有这个概念,所以一直作文得分都很一般。
青春来了
进入大学后,似乎是换了一方水土,我自己也感觉好些了。
大学是孕育恋爱的天堂。
大学里,我也变得开放些了,因为累积的写作习惯,大学里的图书馆又成了热门的地方,我的文艺属性开始慢慢的有一点星光。
后来遇上了我的恋人,也是因为我身上带着的这点文艺星光,也许还有一丝孤傲的清冷吧。
他也是个带点文艺属性的人,不过不一样的是,他开朗,活泼,主动,玩的也是吉他,运动爱好是足球,还特别会做饭。
大学生涯里,要说最大的收获,应该就是他吧,是他让我这样一个从小在多余环境里出生的贫穷人家的姑娘感受到爱和尊重,我第一次觉得,原来,我是可以有人爱的,对方还这么的优秀,重视我,包容我,喜欢我的喜欢。
校园的恋爱往往以无果而结局,尤其我又是这样一个上不能自我成熟和成长的女孩,任性到一塌糊涂,不懂得爱,更不懂得如何被爱。
缺爱的女人进入爱情是极其危险的,如果她还不能够自我认知的话。
我就是那样一个不能自我认知的人,不知不觉我就把父母亲对我的期盼和索取自然而然地用到他身上,这种期盼和索取又是无言的,因为在过去那么多年的生涯里,我没学会如何表达,更没学会包容。
我把父母的斤斤计较在恋爱里运用得淋漓尽致,毕业后找房子我不如意,摔门而入;出去游玩路线错了一点,我立马甩脸子没好气地带着怒火……
结果是,一个时而冷漠闹分手,一个时常压抑不只是哪里做得不对。
人最怕就是这样作死而不自知。
分分合合纠纠结结几个轮回,他不放弃,我不忍心。
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