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滨散文||如果云知道

郑重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海滨散文||如果云知道

1

地铁穿过十三朝古都的腹腔,在黑暗的隧道里轰隆前行。我对面的女孩戴着白色耳机,目光投向窗外流动的黑暗,忽然有两行泪静静地滑落。

她很快拭去眼泪,仿佛什么也没有发生。但就在那一刻,我的耳机里随机播放到《如果云知道》,许茹芸的声音像一缕云烟,轻轻缠绕上来。

“如果云知道/逃不开纠缠的牢”。多年以前最熟悉的旋律,在这个平凡的午后,与一个陌生女孩的眼泪相遇。

2

1996年的秋天,许茹芸站在东京街头流泪的画面,透过岁月的滤镜,依然清晰可见。那时她不过二十三岁,第三张专辑面临盗版提前流出的危机。

媒体用“长江后浪推前浪”的标题讨论这个新人的崛起,却少有人知道她承受的压力。《如果云知道》最终在盗版冲击下创下全亚洲220万张的销量,成为一个时代的奇迹。

但更惊人的奇迹是,二十九年以后的今天,这首歌依然能够让人流泪,依然能够穿越时间的阻隔,直抵人心最柔软的部分。

记得第一次听到这首歌,是在小城的一家百草园书店里。那时大学毕业已经工作,闲暇总喜欢去那家书店。

店主是一位二十多岁的小伙子,喜欢抱一把吉他,没有顾客的时候,弹吉他,听音乐或者静静地看书。

那天,我看见柜面上放着Walkman和一堆磁带。他总是反复倒带,让“如果云知道”这句在房间里回荡。

后来相熟了,我才知道,那段时间他正在经历一场无望的暗恋。许茹芸的声音成了她的慰藉,那些说不出口的心事,都托付给了飘过的云朵。

3

云的意象,在中国文化里向来充满诗意。它是游子漂泊的脚步,是思妇缠绵的愁绪,是聚散无常的隐喻。

许茹芸的“芸式唱腔”之所以动人心扉,正是因为它如云般轻盈,又如云般深沉,在虚无缥缈中承载着最真实的情感重量。

如今,我们在云端存储数据,在云端分享生活,却很少再抬头看天空真实的云。科技让我们前所未有地连接,却也让我们前所未有地孤独。

当所有的情绪,都可以被量化成表情包,当所有的思念都可以被简化为点赞,那些细腻的、复杂的、无法言说的情感,该何处安放?

这或许就是《如果云知道》至今依然动人的原因。它提醒我们,在这个追求效率的时代,还有一些东西需要慢下来体会,还有一些情感无法被数字化,还有一些心事只能说给云听。

4

我的朋友林辉是个程序员,整天与代码打交道。他说自己最放松的时刻,是下班后坐在小区长椅上看云。

“云不需要被理解,不需要被解析,它就在那里,聚散随心。”他说这些年看过的云,比写过的代码还要多。

林辉的手机里存着上百张云的照片,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时辰,不同心情下的云。

他说每朵云都像是一个心情的存档,记录着某个瞬间无法言说的情绪。科技能让我们捕捉云的影像,却永远无法替代云带给人的感受。

这让我想起另一个朋友欧阳志明,他曾经和恋人约定,无论身在何处,只要看到特别的云,就拍照发给对方。

三年异地恋,他们互相发送了上千张云的照片。后来他们还是分开了,但志明说,那些云永远飘在他的记忆里,成为爱情存在过的证明。

5

如果云知道,它会知道这个城市里有多少无法安放的心事。在地铁里哭泣的女孩,或许刚刚结束一段感情;在办公室加班到深夜的男人,可能正在为生计发愁;在阳台上发呆的老人,也许在思念逝去的爱人。

云看过太多的悲欢离合,所以它总是沉默。许茹芸的歌声之所以温暖,是因为它理解了这种沉默,并将之转化为一种陪伴。它不提供解决方案,不给鸡汤式的安慰,它只是轻轻地说:我知道,我明白,我在这里。

这种陪伴在当今社会显得尤为珍贵。我们被各种声音包围,却很少感受到真正的理解;我们拥有无数社交平台,却很难找到倾诉的对象。有时候,一首老歌反而能抵达那些最新科技无法触及的角落。

6

听朋友说,去年冬天,她去看了一场许茹芸的演唱会。台下坐的大多是三四十岁的人,当《如果云知道》的前奏响起,很多人都红了眼眶。

那一刻她明白,这首歌已经超越了个体情感的载体,成为一代人情感记忆的公共密码。

坐在她旁边的是一位四十岁左右的女士,她全程跟着合唱,唱到“如果云知道”时,眼泪止不住地流。

后来才听说,这首歌陪伴她度过了人生最艰难的时光——离婚、失业、母亲重病。她说每次听到这首歌,就感觉有人理解她的痛苦,让她有勇气继续前行。

另一位年轻人说,她是通过妈妈认识这首歌的。现在她在国外留学,每次想家就会听这首歌,感觉妈妈的爱就像云一样,跨越重洋包裹着她。

7

云的美在于它的变幻无常,也在于它的永恒存在。千百年来,云始终飘浮在天空,看着人世间的悲欢离合。

许茹芸的歌声也是如此,它记录了一个时代的情感记忆,却又超越时代,触动不同年龄层的心弦。

如果云知道,它会知道为什么一首老歌能够穿越时间,依然动人。

或许是因为,无论科技如何进步,人类的情感需求始终没有改变——我们需要被理解,需要被陪伴,需要有一种方式安放那些无法言说的心事。

当下雨时,云化成水滴降落人间;当阳光出现,水又蒸发成云。这是一个永恒的循环,就像人类的情感,永远在表达与沉默之间循环往复。

当地铁到站,对面的女孩起身离开。她的脸上已经看不出哭过的痕迹,就像云过天晴。耳机里的歌已经换了另一首,但“如果云知道”的旋律还在心中回荡。

8

走出地铁站,我抬头看天。秋天的云格外高远,像透明的思绪飘在湛蓝的背景上。

如果云知道,它会知道这个下午,有多少心事被悄悄安放;如果云知道,它会知道为什么一首老歌,能够让人在二十九年后依然流泪。

但云什么也不会说,它只是飘过,聚散随心。而许茹芸的歌声,就像那些云朵,静静地飘在记忆的天空中,成为每个人心事的见证者与守护者。

在这个数字化时代,或许我们更需要一些像云一样的东西——不急于表达,不追求明确,只是静静地存在,温柔地包容所有无法被量化的情感。

如果云知道,它一定会知道:有些声音,永远不会随时间消散;有些情感,永远值得被温柔以待。

9

在异国他乡求学奔走的时候,我总是会情不自禁地仰望天空看那些漂泊的云朵,让我想起更早时候,如果记忆没出错的话,大概是1987年春晚听到的费翔深情演唱的那一首《故乡的云》。

独自一人,静静地仰望着天空洁白的云朵,我的眼眶慢慢湿润,泪水悄然滑落。想起许如芸演唱的那首《如果云知道》,我已经泪光迷离,心里落雨了。

这里有一个不轻易示人的理由,也是深藏在心底的秘密,曾经最疼爱我的母亲名字里有一个“云”字,而她离开人世,已经整整十年。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 有这样一首歌,曾经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没有勇气去听。即使哟偶是不经意间偶尔听到旋律,我还是落荒而逃,尽可能逃...
    剪刀石头布1104阅读 159评论 0 1
  • 看到今晚的云朵,想起许茹芸的一首歌《如果云知道》,收录于许茹芸1996年10月3日发行的《如果云知道》专辑中...
    子君2020阅读 114评论 1 4
  • 《如果云知道》这首许茹芸96年的歌曲,我第一次听到已经是2001年了,通过VCD播放,电视机出现字幕画面。第一次听...
    小苇阅读 1,407评论 2 15
  • 其实并不喜欢许茹芸,更不喜欢所谓的云式唱腔,但今天在网上无意中听到这首歌,是郁可唯翻唱的,都说没有原唱唱得好,我并...
    路语旁集阅读 423评论 0 0
  • 目录 | 上一章 14 如果云知道( 本故事纯属虚构 ) 台中的林太太暗叹儿大不中留,台北的刘太太也有相似感受。如...
    晓熹盼兮阅读 434评论 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