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Script中的异步有多种实现的方式。
在ES5的时候,最多的使用应该是回调函数的形式,比如下面的代码:
比如一个异步对一个异步之间有依赖的时候就需要一步一步的缩进调用不同的异步方法,看起来来可读性就会比较差。所以在ES6之后就有了更多的异步写法。
Promise
Promise是最常见的异步用法。
Promise是一个JS内置对象,这个对象接受一个函数作为参数,函数中又会传入两个函数,第一个是成功后调用的函数,第二个是失败后调用的函数。
它返回一个promise对象,它有两个方法,分别是then和catch, then方法是promise成功后的回调,catch是失败后的回调,then的第二个回调也可以作为catch使用。
这个对象如图所示:有三种状态
pending: 初始化的状态,在没调用resolve, reject或者抛出异常之前就是pending状态。
fulfilled/reslove: 成功的状态,在调用reslove后promise会变为成功的状态,resolve调用时的参数会传入then函数中。
rejected: 失败后的状态,在调用reject或者抛出异常之后promise就会变为rejected状态,reject或者抛出的异常会作为catch的参数。
这是Promise的简单介绍,下面的代码中介绍了Promise的所有API,比如有下面两个Promise:
promise1和promise2分别接受一个参数并且返回一个Promise,这个Promise会根据参数返回相应的响应。Promise有四个参数:
Promise.all
Promise.all()接受多个promise作为参数,当所有的参数promise成为resolve状态后promiseAll就会成功resolve状态,resolve的参数是传入的promise reolve参数的一个列表,如果有一个reject,整个promiseAll就会变为reject状态:
Promise.race
Promise.race接受的参数和Promise.all相同,但是当参数中有一个resolve后,promiseRace就会变为reslove状态,resolve的参数就是第一个resolve的promise的参数。我们上面的promise2返回比较快,所以输出就是msg2
Promise.reslove, Promise.reject
Promise.reject会返回一个状态为rejected的promise,reject的参数为传入的参数,所以Promise.reject返回的Promise只会catch到传入的参数。
Promise.then的参数如果不是一个promise,那么就返回一个状态为resloved的promise,reslove参数就是调用reslove传入的参数。
如果传入的参数是一个Promise,那么返回的就是这个传入的Promise,也就是一个pending状态的promise,仍然可能会reslove或者reject。
所以说当我们调用reslove回调函数的时候如果传入一个promise,那么返回的就是这个传入的promise,返回的promise就又可以有了新的reslove状态或者reject状态。
对于之前的两个Promise,写起来就能看起来舒服一些。
then函数的返回值就就会作为Promise.reslove()的参数,所以then(logres1)后返回了promise2(res1),就会有了新的promise,可以继续then下去。结果会是这样:
虽然Promise让我们的写法看起来舒服了一些,当时还有更好的写法。
Async/Await
Async是一种函数的形式,定义如下:
async function fn() {
let res1 = await promise1('msg1')
console.log(res1)
let res2 = await promise2(res1)
console.log(res2)
}
在async函数和普通函数用法上的区别是我们可以在它内部写await表达式,await表达是后可以写一个promise,当promise reslove后res1就会等于
reslove传入的参数,在打印出来,用try catch 就可以捕获reject的情况,起到promise中reject的作用,上面写法的效果和之前的promise是相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