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完了一本书《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书籍的题目来自纪伯伦的一首诗,作者是台湾人吴晓乐。
读完这本书,心情是沉重的。花园和墙外的风景截然不同,里头有外人不知晓的枯荣。我们平日里看到的都是光芒四射,让人眼羡的育儿成功案例,却显少看那些失败的例子。本书用罗生门式的故事形式,讲了作者在给每个孩子做家教时,在孩子家庭中真实的所见所闻与所思。从小就被认为是个笨孩子、总被责打的怯懦的“眼镜仔”;对世俗妥协的才女茉莉;并不是“多动症”的多动女孩若娃;被父母踢皮球般踢来踢去的私生子陈小乖;被“直升机”父母毁掉的汉伟……每一个故事都让人伫神思考,教育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是人前的楷模,人后卑微的灵魂?是故作潇洒的叛逆?还是唯唯诺诺的讨好?
读完书,让我想起了我的一期讲座主题是影响孩子成长的6个因素,有生理因素、天生气质、智能状况,父母观念、教育环境、心理需求。这6个因素的的确确,每一方面都是孩子成长的必须,而其中最重要的便是父母的观念。父母观念对了,其他五项,便都可以通过父母与孩子的相处方式进行引导改善,发挥其天性,满足孩子成长所需,成就孩子做他自己。
但恰恰,便是父母的观念,父母的养育方式,导致孩子各种问题的出现。
从小就是大家口中所讲的别人家的孩子的“小A”,从幼儿园开始,在优秀的母亲的规划中,开始了数学的学习,然后升入小学,一路第一名,进入重点高中,考入重点大学。母亲强势的教育态度,让她有了杰出的成就。那么,是高压教育有效?一直不敢养育孩子的小A讲述了她自己不为人知的成长故事。
小A的妈妈是一名聪明优秀的女性,硕士学历。结婚后,相夫教子,把所有的爱都倾注到家庭中。在小A幼儿园时,她的妈妈便利用随处可见的花花草草和日常生活,教她学习行简单的加减数学原理。小A很快学会了,她的妈妈便逐渐增加了难度,但是,对于心智尚未成熟的小A来讲,领悟起来不再那么容易,当她答错了,她的妈妈便毫不掩饰流露出失望的表情来,当她答对了,她的妈妈便会极尽夸赞,赞许她的聪明。小A从小便学会了察言观色,并且成了一个敏感,胜负心很重的人。
升入小学,小A的妈妈,更是花更多的心思辅导小A学习,小A无论做什么都要听妈妈的,妈妈给她准备很多的资料,给她讲很多成功名人的话话,但在小A看来,所有的话语都是在告诉她:你不够好。
进入初中,小A有了自己的思想与主见,但都被妈妈全部否定:不能参加阅读社团,不能在学校自习等等。终于,青春期的小A,有一次在饭桌上公然反抗了妈妈,妈妈拿出了棍子,而小A抓住了棍子。
从此,小A无数次被妈妈责骂“自私”“没有我的栽培,你能有今天?”
小A与妈妈的关系冷至了冰点。
而当小A考上好的大学后,媒体的采访依然是:小A妈妈的用心栽培是怎么样的有效。
这也就是我们所看到的光彩的一面,而背后却是小A与妈妈关系的破裂,小A一辈子也忘不了的讨好妈妈的卑微心境,以及那些否定的言语、无以名状的愤怒情绪,小A无论成就多大依然自卑不堪,甚至拒绝生养孩子的一面。
难道成功的教育就是如此吗?人前的楷模,人后卑微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