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学生教育其实是一种趋同行为的教育,将学生的个性磨平了,培养出来的学生都像是一个模子里面刻出来的,没有自己的个性。特别是教育大省的学生,老是跟周围的人比成绩,或者被父母逼着跟别人家的孩子比成绩,为了得第一名拼得你死我活,除了学习成绩之外的其他事情能不顾就不顾,为了当一个大众眼中的好学生,结果把自己弄的半死不活缺乏后劲。
第一名永远只有一个,当第一名的压力是非常大的也最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因为当人长期让自己处于一种趋同的制度下时最容易发生抑郁,这也是为什么现代人都渴望自由的原因。当最后几名多好啊,往后面一看没有什么人来追我,往前面一看想追谁就追谁。
中国的这种初高等教育模式在短期内是改变不了的,仿佛从科举时期的八股文到现在的高考就一直没有改变过。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应该更多的关注学生的“性格”、“人品”、“身体健康”,把这几点做好了孩子成年之后基本上不会让做家长的太操心。美国的学生的创新能力之所以比我国学生能力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的家长更加关心孩子的身心发展,而并没有像中国家长那样将考试分数作为衡量好坏的标准,摆在第一位。
趋同行为的教育会让很多读书的孩子慢慢养成一种老好人的心态,特别是进入社会以后,没有也不敢有自己的个性。当老好人的下场就是大家最后都讨厌你,在恋爱当中老好男生大部分都会被女生发好人卡当备胎,因为你和其他男生都一样她记不住你。那什么是老好人?拼命的对周围人无论谁都特别好,拼命的去满足别人的要求,以自己的低姿态去获取别人的认可,这就是老好人。我想说的是,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标准,你如果能够满足一千个人的要求,那你就是一个毫无标准的人,一个没有自己个性和标准的人,最后就是一个老好人!(备胎)。
所以,坦然接受自己身上的优点和缺点,因为那就是你的特点啊。如果连缺点都没有那你还是一个有特点的人吗?你就是你,你无需跟任何人进行比较,也不需要去特意的满足谁。一个有标准的人不在乎别人说什么,别人说你是猪 ,so what ~那又怎样……说我长得丑,so what~那又怎样……因为我自己的标准啊!佛教中讲“福杯满溢”,先爱自己,以其所以私故能成其私。
愿各位都能活出自己的特色,健健康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