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主要谈了如何构思全面,通过人事物时地因果,基本上可以带动你的思想无限流动下去,从这些方面构思你的文章,一是比较全面,二是不会让你无话可说,这几个方面几乎构成了故事的全部元素,从这些大的方面入手,就可以开始进入写作了。
今天我们交流第二个层次,如何从构思到动手写作,从不敢写到停不下来。
1.无用之用
写作的时候,你不要想着一下笔就可以成就千古名句,或者能够动人心魄的语句,或者能让人拍案叫绝的话语,当然你也不必去思索怎么叫凤头式的开头,不必去担心什么万事开头难,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也暂时不用去考虑结论先行、论证类比之类的套路。
那么,应该怎么开始开头呢?
我觉得你可以从无用的话开始写,也就是一些废话开始写,其实这是非常符合人的语言和交往习惯的,特别是对中国人来说,更是如此。拿我们商务合作来讲,双方在正式会面之前会做一些公司的书面调研,行业分析、企业分析。接洽上之后,一般也不是上来就说合同怎么签,而是先互相了解一下,恭维一番,公司参观参观,在所在城市观光一下,大家建立了一定的信任关系后,再进行商务方面的谈判,就更加水到渠成。相对于合同来讲,前面的那么多功夫貌似是无用的,其实是有大用的。
我们写作不妨也这样,想到什么先写什么,沿着自己的意识流动起来,大不了写多了最后再精简。
2.时时地地
也就是不要非要讲究写作环境,试想,如果非要焚香沐浴,用上考究的书桌、纸笔或者电脑,或许真的到了这个时候,你还真写不出来了。
欧阳修有句名言:“余生平所作文章,多在三上:马上、枕上、厕上”,这是一个极其典型的时时地地写文章的,只要自己的思路来了,就赶紧把它记录下来,哪怕不成熟都没有关系。
3.不求完美
世界上几乎上没有完美的东西,甚至有时候残缺反而成为一种美,如维纳斯塑像。我们写作的时候一定不要认为我们一定要做到最完美才好,这样只会限制我们的写作。
拿我们中国四大名著来说。《红楼梦》,你说这本书完美吗?连后四十回作者是谁都争论了好多年。并且这本书的研究还成立了红学,专门有一批专家学者研究它,如果是完美无瑕的,能研究出来什么呢?恐怕《西游记》也不是完美的吧,孙悟空72变,但是在降妖除魔的道路上,每次都要去求助各位菩萨天尊之类的,好像没有一次是单独完成任务的。《水浒传》可以挑毛病的地方就更堵了,宋江到底是豪气干云天还是到最后软弱了,这个作品大张旗鼓地宣扬大男子主义,105:3,让顶半边天的妇女同志置于何地。《三国演义》,为什么就非要既生瑜又生亮,非要是竞争掉一个才好,为什么不能和谐相处,竞合共赢。
这都是不完美的地方,你想连中国文学代表都可以不完美,你写的东西有点问题又能算什么。
4.串点成体
要重视平常的积累,你想到一句话就把它记下来,想到一段话就把它写下来,特别是我们现代人,可以非常方便地用我们的微信微博随时随地记下思想的小火星。
倘若我们在做这些细碎记录的同时,能够很好地做个标签,我们积累一定时期,再把这些星星点点串联起来,就可成为一篇文章,各类文章再集合到一起就可以成为一本书。
市面上卖的很多书,不就是这样的吗,把各种类型的故事集合到一起,就成了书。
5.善用录音
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一个场景,本来自己大脑非常兴奋想起的好的创意,点子,没有记录下来,过不久就忘记了。我们和自己的好友高谈阔论的时候,感觉自己说得极其有道理,就是后悔当初怎么没有记下来呢,以后再讲出这么成体系有逻辑的话语,确实比较困难了。
这就是录音的妙用了。记得郑渊洁曾经讲过,他刚开始写作的时候,听广播,哪里堵车开车走哪里,这时候车里只有他一个人,大脑极度活跃,就打开自己的录音笔,开始口若悬河地讲起来,等回到家后再整理成文字。
我们有了手机,就更方面了,随时打开手机就可以录音,甚至还可以用微信语音输入的功能,直接把语音转化为文字。所以我们要学会把我们说的话录下来。
当我们真正把这五招用起来,再结合上上一篇说的全面思考的要素,你就会发现,真的是没有什么不可写,无时无刻都可以写,你真的停不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