沾光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118期“光”专题活动。

“劈里啪啦——劈里啪啦——咚!啪!”一连串响彻云霄的爆竹声在水头村响起。也传到了村子西南角的学校里。

知情的老师们挺感兴趣,说水头村的曹拾福家娶媳妇儿了。新娘李芬,离漕水村十里地远的邻村姑娘。高中毕业,高考落榜。刚做水磨坊的代课教员。新郎官曹闪,是县磷肥厂厂长的儿子。小学文化,在父亲的厂里上班。这对新人年龄虽相仿,门风儿咋看也没啥交集。

李芬的父母是水头村土生土长的农民,没听说有啥大本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子不紧不慢,是实实在在的一家“沾光”人。李芬是家中的长女,自幼酷爱学习。她的学习成绩在班上排名前三。吃多了狂风吹、暴雨打苦头的李家父母,一心想让孩子们远离锄头、特别是村上的山头。两口子省吃俭用,破例(乡俗:女孩子家,供啥书!那是黑地里投暗财!)供李芬上了高中。

而上世纪八十年代那会儿,读完高中想上个大学,那可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事儿。能如愿以偿的学生是“沙子”里澄出的“金子”。李芬还不是“金子”般的学生,高中毕业只好原路返回家,以本老实帮父母料理家务,干点力所能及的农活儿。

没念成书、二十出头的李芬,待嫁的年华,自然而然成了有大后生的本村人、甚至是三里五村人关注的对象。可不,隔三差五,就有“红娘”来李芬家登门造访。一年下来,来给李芬提亲的人往少说也不下十个。有煤矿工人,泥瓦匠,铁、木匠等等,李芬没啥感觉,也不懂得选择,她爹则不然。

李芬的父亲话语不多,心里可是机迷着的呢。被介绍来男子,首先得通过他的审核。他的心愿一是不让女儿再走她妈的老路——嫁个庄户人家,过跟婆婆打猪喂狗的生活。二是尽量找个有工作、又吃官饭的女婿。临时工,家里有靠也可考虑。最后一个,也是最理想的愿望,并已透露出好几次的是,女儿能当个民办老师,将来转成正式的,端上“铁饭碗”,可以旱涝保收,一劳永逸。

岂料,李芬种地的父亲撒出的“渔网”,竟然被县磷肥厂曹厂长物色到了。到底是见过大世面的人。曹厂长懂得,自己当婚的儿子没学历,也不愁娶个媳妇。可能否娶个有文化的媳妇儿,那就不一定了。深有感触,自己没娶个文化人老婆,儿子费死劲也没念成个大书。

没想到,李芬父亲的心愿传到曹厂长耳朵,曹厂长如获至宝。他立刻动用起一切可以动用的资源。人托人,亲自领了个跟两家都能拉瓜上的媒人,到李芬家提亲。李芬的父亲见曹厂长是诚心诚意,他也就好不遮掩,直接了当就让曹厂长带着儿子来相看相看。

曹闪的人样本来就不错。一米七五的个子,不胖不瘦。眉宇间略显激灵大气,少知少识倒是没看出来。李芬看没看对且不提,她父母是打心眼里中意了。因为,只要李芬同意跟曹闪成亲,曹厂长随即就能给她安排个民办教师,然后待时机成熟即可转成正式的。那样,李芬一辈子的福享定了。

说时疾,那时快。双方父母一拍即合,李芬和曹闪不到半年时间,也如愿步入了婚姻殿堂。婚后,二人养育了二个儿子,都依着爷爷的意愿,顺利考上大学,读了研究生,找到了理想的工作。

如此可见,当初李芬沾了公公的光,后来,下岗打工的曹闪沾了李芬的光。这个“抱团取暖”故事可真是值得深思熟虑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