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效社交是“精神赘肉”,干它!

文|蓝胖说说


手机刷了半天,群聊爬了几百条,抬头却觉得心里空落落的。

赶了好几场“不得不去”的局,笑着碰杯、说着客套话,散场后只剩浑身疲惫。

明明忙得脚不沾地,可回头看,既没长本事,也没攒下底气,反而越来越迷茫:好像整个人被什么东西裹着,闷得慌。

最近特别的感受是:一定要让自己空下来,停下来,看过去的路走得值不值得!一定!

不然,我们都会发现,“闷”,其实是被“无效消耗”缠上了。房间久不打扫会积灰,心里装太多无关的人和事,也会堵得慌。

把时间给了酒局,就没精力给书桌;

把心思放在“合群”,就没余地关照自己。

把注意力耗在手机里的杂讯上,就没能力看清自己要走的路。

人的精力就像“带宽”,用在无关紧要的地方多了,留给成长的就少了。

那些看似“热闹”的无效社交、看似“有用”的繁杂信息,其实都是在悄悄偷走你的“带宽”,让你在不知不觉中,变成了“空心人”。

反而那些能把人生过出质感的人,往往都懂“做减法”。

这并不是故意孤僻,而是清楚精力该往哪放;不是不食人间烟火,而是明白“热闹易散,底气长存”。

有位老作家,常年保持“半隐居”状态,拒绝了大部分访谈和应酬,每天雷打不动写3小时、读2小时。有人问他“不怕被圈子遗忘吗”,他说:“圈子能给你的,终会收回去;自己手里的笔,才是永远的靠山。”

后来他写出的书,一本比一本有分量,读者记了他十年、二十年——不是他运气好,是他把别人虚耗的时间,都变成了自己的“底气储蓄”。

还有些人,看似“慢半拍”,不追热点、不凑饭局,却在别人闲聊的时候练技能,在别人刷手机的时候读好书,在别人纠结“人脉”的时候,把自己活成了“靠谱的人”。

慢慢就会发现,他们的路越走越顺:想找工作时,手里的技能能说话;遇到难题时,内心的沉淀能扛事;就算偶尔遇到坎,也能很快拨开迷雾——不是他们“气运好”,是他们把精力都花在了“能生力气”的事上。

其实人生哪有什么“突然的好运”,不过是“专注”攒出来的底气;哪有什么“莫名的顺畅”,不过是“精进”铺就的路。

无效社交是“精神赘肉”,吃再多也长不出底气;专注精进是“心灵肌肉”,练得越久越有力量。

把心思放在提升自己上,技能会给你回馈;把时间花在丰富内心上,认知会帮你破局;把精力用在理清方向上,生活自然会给你正向反馈。

别人的八卦、无关的群聊、用不上的信息,都是别人的“课题”,你非要凑进去,就是在替别人消耗自己。

反而当你学会“把注意力拉回自己身上”,就会发现:不用纠结谁没回你消息,因为你有更重要的事要做;不用害怕“不合群”,因为你有足够的底气撑起自己的世界;不用被杂讯牵着走,因为你清楚自己要往哪去。

人生不是一场“合群竞赛”,而是一场“自我修行”:修的是不被杂讯干扰的定力,修的是能沉下心来的耐力,修的是越精进越清醒的慧力。

你不用把所有人都请进生命里,也不用把所有信息都装进脑子里。杯子里的水满了,再倒新的也会溢出来;心里的杂事满了,再好的机会也装不进去。

所以,别再盯着别人的热闹,别再纠结“谁比谁强”,别再被手机里的红点牵着走。

把时间往自己身上挪一挪:学个能傍身的技能,哪怕每天只练半小时;读本能养心的书,哪怕每周只看一章;哪怕只是安静地坐一会儿,想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你会发现,当你开始专注自己,那些迷茫会慢慢散,因为你知道了“该往哪走”;那些疲惫会渐渐少,因为你不再“替别人耗自己”;那些好运会悄悄来,因为你手里有了“能抓住机会的底气”。

人生就像一场“排毒”,排掉无效的消耗,留下有用的精进,日子自然会清爽又顺畅。

毕竟,最好的气运从来不是“求”来的,是“攒”出来的;最稳的人生从来不是“混”出来的,是“练”出来的。

你越专注自身,越清醒;你越清醒,越有力量;你越有力量,人生自然越顺。

是否?周末愉快!欢迎补充,求关注!首发公众号。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