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国作家罗纳德•B•托比亚斯所总结,小说作品的经典情节分二十种,但由于外国文学的表达方式及审美与我国不同,所以在这里,用我的理解来阐述一下这些经典情节。
1、爱情。
爱情主题是经久不衰的,其创作方法也大同小异,无外乎相恋——困境——努力——结果。但要细分起来,每一个阶段都要有新意,不能流于俗套。如果是长篇的话,则可以重复“困境——努力”阶段,但最好不要超过三次。
结果,可以是殉情、生死离别、背叛、分手、再续前缘等等。
例文:《爱情》
这是我所写的经典短篇爱情小说,男女主角通过不知名原因在一起居住一年,并深深相恋(相恋)。但后来发现这不过是某势力做的一个实验,女主被毁灭,男主得到一大笔钱(困境)。男主用这笔钱进行学习与研究,并在死亡之前将自己意识代入机器人系统(努力)。最后男主和女主以机器人的形态再续前缘,并毁灭了一切阻挠他们爱情的势力(结果)。
2、禁忌之恋
外国文学似乎对禁忌之恋情有独钟,最经典的莫过于《泰坦尼克号》,这种题材也分四个阶段:地下恋情——恋情加深——挫折和代价——结果。
不该相爱的两个人相爱,他们本身也是问心有愧的,必然要偷偷摸摸。虽然真相终将大白于天下,但在这之前,需要男女主角的玩火自焚,也就是恋情加深阶段。接着就是挫折和代价,没人会允许禁忌之恋成功,各种天灾人祸接踵而至。最终他们只有通过死亡来谢罪,两个人的死亡或者一个死亡另一个终身痛苦。
例文:《第一百个女友》
这应该也属于禁忌之恋,但却是单方面的。主角刘凌(真实人物改编)是一个贪婪好色而滥情的人,发誓要在结婚前体验一百个女友,导致许多女孩受到伤害,甚至有人因此自杀。但他乐此不疲,经历了99个(程度升级)。直到遇到第一百个女友,经过一系列有预谋的情节,刘凌摔断了腿,还染了病(挫折和代价)。只好一辈子依靠那个报复他却又霸占他的女人(结果)。
3、追逐:
追逐属于文学相对少见,而影视剧十分常见的情节,它通过追逐起因——追逐过程——追逐结果三个阶段来展现。它的精彩之处在追逐过程,通过精彩的动作场面来吸引观赏者,经典作品如成龙电影许多桥段、速度与激情系列等等。
代表作品《豌豆先生的假期》。
小说方面的追逐题材真的少见,最起码我本人并没想到怎样去表现它,直到看到楼哥的这个故事,感到心悦诚服。
主角豌豆先生在假期时被卷入一起案件,随后对多个罪犯展开追逐,并在追逐过程中,产生各种花式对战及不同场景下的搞笑场面,最终豌豆先生以牺牲假期为代价,成功结案。
4、逃跑。
有主角追逐,就有主角逃跑。一说到逃跑,我相信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死神来了》吧。其实类似的作品有很多,比如越狱题材以及末日题材,和追逐一样,逃跑也属于动作类的情节(打斗和技巧)。
不同于追逐的是,逃跑分四个阶段:困境——逃跑计划——逃跑过程——结果。
这里的逃跑过程当然不可能和逃跑计划完全一样,那就太无趣了,所以这里面要加入各种各样的意外。最终主角或成功逃跑,或逃跑失败并承担后果。
值得注意的是,包括《死神来了》以及《电锯惊魂》等许多恐怖题材,都是逃跑主题。所以,想写恐怖题材的话,不妨研究一下逃跑主题。
例文:《满月村》
棉花糖妹妹的这篇满月村,也有独到之处,它描绘了一位演员被捉到一个村子,并为了逃跑而做的行动和发生的纠葛,细节描绘到位,可以看出小作者的文学天赋。
5、探寻
探寻题材以塑造人物为主,所以主角的经历常常是事与愿违,通过遇见的各种人物、预料之外的各种困难,来体现主角的成长或深化人物特点。经典作品就是《唐吉诃德》。
探寻分三个阶段:探寻原因——探寻过程——探寻结果。
探寻原因必须是有什么事刺激到主角,使其下定决心走上探寻之路。探寻过程必然会经历很多地点,是漫长的路线,但相邻地点要有因果关系。探寻结果,成功的话,角色获得成长;失败的话,回归零点,一事无成。
例文:《夜颂•小红帽》
6、探险。
要区分探寻和探险,一定要了解故事和小说的区别,探寻以表现人物为主,事件为辅;探险却是以紧张刺激的情节为主,人物成长未必需要多大,经典作品就是《盗墓笔记》了。
探险的三个阶段:探险原因——探险过程——探险结果。
探险往往和寻宝相连,这也是探险的根本原因。探险要注意不要让角色只是经历各种各样的险阻,要有整体性,相邻的场景要有因果联系,比如场景一的某钥匙可以打开场景三的某门。也就是说,要保证探险所得的收获在接下来场景得到应用。
探险过程惊险刺激,所以要有爱情(至少是异性间的暧昧)调剂。探险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细节,要充分调动主角的感官,对各种事物的外观、气味、味道等进行描绘,通过细节展现真实性。
探险结果,或成功获宝,或空手而归,或人财两空。
例文:《盗墓残笺》。
7、解救
解救可不可以算爱情故事呢?也是可以的。这里面涉及三方:解救者、被困者、困人者。可以是王子解救公主,也可以是父母解救孩子,甚至父母可以分别饰演解救者和困人者。
解救分四个阶段:分离——解救过程(追查、追逐或探险)——交锋——成功。
解救属于故事,它是靠里面人物的行动去吸引读者的,解救者常常是正义的,所以,如果解救失败,读者一定会失望,作品的意义也就不复存在,因此,成功是它唯一的结局,当然,我们可以设置成不圆满的成功。
例文:《如果是你,你选什么》
8、复仇
复仇情节可谓经典中的经典,纵观如今各大网文,几乎没有不包含复仇情节的。所谓装13被打脸,就是最简单的复仇情节。
复仇首先要深化仇人的罪行;然后是复仇过程,寻找线索或双方阵营博弈;之后是终极对战;最后是结果。
值得注意的是:复仇是个人行为,是在法律之外的,当然背景可以设置成不公平或无力解决,比如仇人是皇亲国戚。但大体情况下,个人的复仇实际上是另一种暴力的展现,手刃仇人后,往往是冤冤相报,而不会有圆满的感觉。在这里,我之前看过一本《托马斯复仇记》就处理得非常好,主角的全家被仇人依次所害,最终主角将仇人逼上火山,结果仇人自己发了疯,并坠落岩浆。
例文:《沧龙剑客》
9、推理故事
推理故事一定要处理好事实发生的事和表面发生的事两者间的关联。
推理故事就是迷语的升级版,比如:有个小孩儿穿白袍,小红鼻子翘啊翘,越长越矮多好笑。——蜡烛。
对于谜语,我们要从名词的隐喻及整体视角去理解,并且,我们要找到它本身不合逻辑的地方,这是揭开事实的关键。就如上面的谜语,没有人会越长越矮,所以这就是关键点,这个谜语描述的,绝不是小孩子。同时抓住它的细节特点,穿白袍和红鼻子翘啊翘,自然就是蜡烛了。
其实推理故事也是如此,像各种侦探探案情节,都是异曲同工的。
推理故事分四个阶段,但无疑更复杂些:谜题(主角被卷入事件漩涡)——由点及面地展现细节(线索——破解及断绝——新线索)——揭晓答案(有别于事件表象)。
创作时,要技巧性地隐藏或一笔带过重要信息,这是为了防止让读者提前猜到。
推理故事无疑是谜语的复杂化应用,但我们在创作小说时,所用的悬念及为避免平铺直叙所使用的技巧,也异曲同工。以上面的《爱情》为例,男女主角在一起的原因在一开始是未知的,揭开时,故事进入转折。如果把事情按时间顺序交代前因后果,那就是大纲而非故事了。
例文:《太平一号》
九思姐这篇探案文,可谓推理故事的典范,通过对包括我在内的人物身份的隐藏,完成这种层层递进的剧情,精彩绝伦。
10、对手戏
当最锋利的矛和最坚硬的盾相遇时,又会发生什么呢?当我小时候最开始知道自相矛盾的故事时,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好久,我生气作者为什么不揭晓答案,这也是对手戏情节的吸引力所在。
为相同事物或目标而竞争的两人,即可称为对手。
对手戏情节的诞生,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神话的诞生伊始,如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之战、黄帝和蚩尤之战、包括外国神话的上帝与撒旦都是。
对手戏双方要势均力敌,并且各有优劣。比如一个擅长智慧,一个战斗力强大;或者一个阴险狡诈一个大智若愚。应该说,在小说作品中,很少有两个壮汉对战的故事,那表现起来比较单调无聊。
像水火之战中,都知道水能灭火,为什么火神祝融会获胜?因为用火技术是人类发明的,代表着智慧和文明,而共工失败后以头撞山,也重申了他是有勇无谋一方的事实。
勾践卧薪尝胆灭吴、秦灭六国、刘邦和项羽的楚汉战争等等,都是势力强大一方和智慧而力量弱小一方的较量,并且最终以弱胜强的故事。
对手戏分四个阶段:冲突产生——强大一方暂时胜利并显露全部优势——转折(弱者变强)——终极对决。
例文:《公鸡阿飞》
本文是武侠创作者天英笑写的一篇榜二文章,对手戏双方无疑是公鸡阿飞和农场主,农场主拥有生杀大权,拥有几乎无法对抗的力量,但主角阿飞首先和众多公鸡长的一样,外观并不出众,这给了它成长的时间,而它所具备的远见卓识和努力训练,是它对抗的资本,待到农场主注意到它,它已经有了对抗(逃出去)的可能。最终阿飞成功跳出了农场的藩篱,回归到它向往的大自然中。
11、落魄之人
大多数人对于弱者都有援助本能,而对于强者却常做出嘲讽之态。
落魄之人和强者的故事,其实也属于对手戏情节的一种,但不同于对手戏的是,对手戏双方是某种程度的势均力敌,因而结局常常是以弱胜强。但落魄之人不同,他是彻头彻尾的弱势群体(学识层次也低于大多数读者)。
著名童话《灰姑娘》就是经典落魄之人的故事。童话在一开始就讲述了灰姑娘的境遇,母亲去世,正常生活遭到破坏;父亲再婚,娶了个凶狠的后母,并带来两个同样的女儿。
第二阶段,母女三人花样欺负灰姑娘,灰姑娘境况每况愈下,体现落魄之人的本质。
第三阶段,转折。父亲要去集市,问三个女儿需要什么礼物,灰姑娘要父亲给她折一根树枝,她把这树枝种到母亲坟前,一只白色小鸟落在了上面。
第四阶段,漫长的崛起过程。王子征婚,许多美女都去参加,但灰姑娘不被允许,即使她在鸟儿帮助下几次完成后母的要求,依旧不被允许。这无疑强化了主角的善和反派的恶,为接下来的超越奠定了读者的情绪基础。灰姑娘在鸟儿帮助下获得了漂亮的衣装,成功与王子相恋。后来在逃跑时遗失了鞋子,王子为了找到灰姑娘,到处找寻能穿上鞋子的人。为了穿上鞋子,大姐削掉脚趾,二姐削掉脚跟(太狠了),最终都在鸟儿帮助下被戳穿。
第五阶段,结局:灰姑娘穿上了鞋子,成为王后,她的姐姐为攀亲戚出现在其婚礼上,却被鸟儿啄瞎了眼睛。(主角漫长而苦难的经历,必然要给对手足够的惩罚才能满足读者的期待。)
灰姑娘并没有过人的智慧以及对应的势力,仅仅依靠善良就取得了胜利,当然小鸟算是她的得力盟友。所以,落魄之人在对手戏基础上,一般还要有一个非主角的强力盟友。在创作时,一定要保证落魄之人有引起读者同情的特质。
12、诱惑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们每个人都会做错事,错事指的是不明智、错误甚至不道德的事,而做这些事的起因,就是诱惑。没有哪个人能完全不受诱惑,上帝也不例外。
诱惑主题体现的是人性的进步需求和自律需求,当主角抵挡不住诱惑,必然要付出代价,小到内疚感,大到监禁乃至死亡。但如果能够抵挡诱惑,人物会获得成长和升华。
《天龙八部》中,就有段誉和恋人木婉清被四大恶人之首段延庆下药并关在洞穴的情节,段誉在双方春药作用下,不惜打晕对方而“止乎礼”,这无疑对人物性格产生了升华式的展现。
但外国文学的诱惑通常是以错误和后果警示人,第一阶段:主角受到诱惑,并在抵挡一段时间后屈从,主角会给自己寻找借口并一次又一次撒谎而加重罪孽。第二阶段:承受后果,但依然拒绝忏悔,这也导致更大的罪孽和惩罚到来。第三阶段:解决主角内心冲突。在冲突剑拔弩张,危机迫在眉睫之时,主角众叛亲离,最终诚心忏悔。
13、变形
关于人物外形会改变的故事中外都有,像田螺姑娘、青蛙王子以及我国古代至今仍在风靡的人狐之恋等,《聊斋志异》算是其代表作。
变形人物可分为:变形者、导致变形者和变形解除者。变形解除者所用的办法往往是爱,但他本人对此一无所知。导致变形者也是游戏规则的设定者。
在这里,我更想用我国的故事讲解一下:在星爷的电影《济公》里,降龙罗汉和人打赌,要让三个凡人弃恶从善,因此他离开天庭,成为凡人济公(由仙到凡也是一种形式的变形)。
之后是他与三个人物的故事,济公不能使用法力,也不能告诉对方自己的由来,就像青蛙不能告诉公主自己的身世一样,所以主角必然要经历很大的困难、很多的波折才能成功。
费尽辛苦,济公成功劝三人弃恶从善,摆脱了宿命,他也因此重回仙界。这也是变形主题的三个阶段。
当然,变形失败的结局也很常见,比如美人鱼。人鱼公主救了王子,王子却误以为是另一个女孩救了他。人鱼公主为了见王子,用声音换来能把鱼尾变成腿的药水去找王子,并受到诅咒——如果王子变心,她就会死去。王子果然只当她为妹妹,他深爱着那个他误以为救了自己的女孩儿,人鱼公主的姐妹来找她,让她杀死王子,诅咒就会解除,但她没有,最终死去。
14、转变
人的转变必然是由内而发的,否则神也无能为力。如果说变形是改变外在,那转变就是针对内心。
同样的事物,不同的人也会有不同的看法和结论。小人眼中只有两类人,真小人和伪君子;好人眼中也有两类人,好人和目前还没变好的人。但事实是,世界缤纷多彩,生命多种多样,每个人的认识都不亚于管中窥豹,即使有些人的管子粗一些。
对于童年一帆风顺的人来说,成年的世界一般难以招架;而战争,更是不可避免地会对人造成影响。
转变主题分三个阶段:转变之前——转变事件——转变之后。
例文:《燕歌行》
在本文中,主角吴笙一心报国,慷慨从军,但贴近战争之后才发现,战争不过是少数人的权谋工具,他因而产生改变,避世远行。通过文中主角所作两首《燕歌行》,可以明显看出其参战之前和参战之后的心理变化。
15、成长
说起来,任何小说的主角都会成长,除非是一些讽刺类故事,比如《阿Q正传》。
转变主题讲的是成人变化过程,而成长主题在这里,是指孩子长大成人这一阶段,这种随着时间流逝而成长的故事,又称为教育类小说。
成长主题分三个阶段:突变的生活——错误抉择的代价——考验过后新的认知。这三个阶段其实就是主角从年幼无知到富有经验智慧的过程。
主角通常是一位迷茫或单纯的年轻人,由于一些意外或事件,他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面临挑战,并必须做出抉择且承担后果;经过漫长的成长过程,他的思想产生了转变;最后通过汲取教训的反思,他完成了成长的过程。
例文:《梅与玫瑰》
16、牺牲
牺牲最初指为神灵奉献祭品,后来引申为为爱情、荣誉、正义、乃至人类福祉而奉献自己的一切。
牺牲带着壮烈的美,以及对人道主义的升华式展现。人物在面对突如其来的考验时,一般有两种选择,一种是最容易操作且安全的“上计”,一种是高尚却要付出沉重代价的“下策”。
我们可以设置成主角是一位高尚的人,再将他所做的牺牲与付出一一列举,这是常见的做法,许多好人好事的报道都是这样。但外国文学不然,他们喜欢让一个胆小、贪婪而自私的选手去做牺牲,从而彰显一位看起来平凡的人的壮举,就如他们欣赏优点但也不掩盖缺点的行为一样。
外国文学牺牲情节的三个阶段:铺垫(让读者相信主角有从自私到无私变化的可能)——考验来临时的权衡——抉择后的牺牲。
例文:《血巫殇》
有意义的牺牲让人动容,无意义的牺牲让人扼腕。在这篇故事中,主角想通过苦学的“巫术”为病人治病,他以舍己救人之心,放干了自己的血来绘制“法阵”,希望患病少年能够被治好,并且孝顺父母,结果二人双双殒命。
17、自我发现之旅
朝闻道,夕可死。我们对人生、命运、意义的探寻从会思考时就开始了,但从懵懂到洞明世事,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自我发现情节分三个阶段:现今的境遇——引发转变的人和事——理解自我及生命的本质。
如果主角行将就木、病入膏肓,他一定会对生命的本质产生最后的探寻,探寻的结果决定了他是以安静祥和的态度还是崩溃的状态迎接死亡,这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但我觉得,一个人的自我发现,应该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通过理想和现实的照见,来坚定或动摇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通过喜怒哀乐,找到自我生命的意义。
例文:《混在985》
因为画字儿的小说《混在985》并没发在简书,这里引用其书评专题。主角最初通过“考到北京去”的目标获得家里的支持,却找不到努力的方向。待其高考失利,家人失望并且缩减了其开支用度后,她才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开始发奋,但因为钱不够补课用,她和培训机构签订合同,并争取到了助学金,这位金枝玉叶大小姐经过一年的自发努力和被老师不间断的批评打击,终于如愿考到北京。
除此之外,主角的爱情之路也颇为坎坷,同样经历了努力、打击和痛苦后,产生了洞见性认识,放下了这段初恋。
最后主角在盛传考场内幕流言并深信不疑的情况下,考出了年级第一的成绩,可谓破茧成蝶。
18、可悲的无节制行为。
这个主题的名字有些不好理解,它的意思是,当一个拥有基本欲望和缺点的人(像我们每个人一样),被一些难以发现和破解的阴谋诡计所玩弄时,所采取的不可控制的行动。
比如一个人在某恶人的阴谋下,误以为妻子和别人有奸情,最后杀了他原本深爱并且无辜的妻子,当一切真相大白,主角更加接受不了这种打击而自杀。莎士比亚的《奥赛罗》就是如此。
这个情节的内涵似乎是为了提醒人们,无节制行为或者说不理智行为的后果。面对致命打击,理智分析是唯一的解决之道。
例文:《浩劫》
本文中,主角小明遇到了致命打击,结婚三年的恩爱妻子忽然提出离婚,并在当天投入一个混混怀抱。面对这种完全无法解释的情况,主角虽然痛苦,却没有走极端路线。小明消失十年的父亲归来,小明才知道,是地球迎来浩劫,妻子投入了能庇护她的人的怀抱。
最终,小明经历了浩劫,获得了成长,妻子也重回身边。
19和20、盛衰沉浮(崛起和衰落)
之所以把这两个情节拼在一起,是因为他们有很大的相通之处,他们都在做他们认为对的事,但效果却完全不同,这就需要我们去探寻人物内心的想法和人格及思维缺陷。
像对手戏情节中举例的楚汉战争,对刘邦的崛起和项羽的衰落,大家想必了如指掌。而我们要展示的,除了人物内心,还有变化发生后,周围人的态度转变等等。
例文:《兰若》
这是一篇爱情小说,只是涉及到了一些崛起和衰落的内容,姑且做例文。
其实这些情节并不是一成不变,也不是互相泾渭分明,可以好几种糅合在一起。比如满月村就是变形和逃跑的融合,当然也有一点点爱情。
所以,我写这篇文章并不是希望大家照本宣科,文学也不宜按部就班,不管是小说还是故事,在合逻辑情况下推陈出新是永恒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