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瑶读鲁迅吗?

小时候最喜欢看《还珠格格》,有一个镜头讲皇阿玛带着小燕子、五阿哥、尔康、紫薇等一行人出宫。骏马驰骋在青青草原,才子佳人成双成对,画面好不养眼。紫薇当时还没敢在皇上面前承认真实身份,一直作为小燕子身边的下人,所以做饭自然是她的活,我记得她端上一盘炒菠菜,命名为“红嘴绿鹦哥”,瞬间提高了菠菜的档次,引得皇上两撇胡子翘翘,啧啧称赞,周围一群喝彩。


当时电视机前的我,内心受到前所未有的震撼,第一次深深地感受到文字的魅力,可以把普通的菠菜叫出这么有诗意,有灵气的名字!仿佛能看到几只小鹦鹉娇俏活泼的模样,多有画面感!对琼瑶奶奶好生佩服,觉得她好有才华,真有品味,也一度认为,这菜名就是她的原创。

不曾想,今早读一代文豪鲁迅先生的杂文,有一篇文章名为《谈皇帝》,其中有一引用乡间老仆妇的话,也有这道菜名。

原文是这样的:“皇帝是很可怕的,他坐在龙位上,一不高兴,就要杀人;不容易对付的。所以吃的东西也不能随便给他吃,倘是不容易办到的,他吃了又要,一时办不到;譬如他冬天想到瓜,秋天要吃桃子,办不到,他就生气,杀人了。现在是一年到头给他吃菠菜,他又要生气的,因为这是便宜货,所以大家对他就不称为菠菜,另外起一个名字,叫作‘红嘴绿鹦哥’。

鲁迅先生写于民国二三十年代,琼瑶奶奶的《还珠》创作于九十年代,自然”红嘴绿鹦哥“的版权就属于鲁迅先生,不过仅限文字版权,因为他也只是转述了仆妇的话,最初的出处应是仆妇之口,但也不对,仆妇未必能编出皇帝吃菜的故事来,也是道听途说来的。因此,源头定是不可寻了,但明确的事实是,琼瑶奶奶并非原创,她也是“拿来”而已。从哪里拿来?她看过鲁迅的书吗?

为此,我在网上查找了一些资料,鲁迅逝世于1936年,琼瑶出生在1938年,两代人虽然没有交集,但在1949年前,鲁迅作品是广泛被传入台湾,成为重要的启蒙读物;1949年后,因为政治原因,鲁迅作品在台湾被禁,自教科书中撤出;50-60年代鲁迅书被禁被大量烧毁的,但也有大部分台湾青年偷偷阅读早年刊行及后来翻印的鲁迅旧书,甚至有因此坐牢的;80年找末,又掀起阅读鲁迅热潮,90年代重选入部分台湾教科书。

恕我冒犯,以下全是胡乱猜测,或许在琼瑶奶奶作为青春少女时,她也曾偷偷看过《呐喊》、<彷徨》;或许在中年之后,也曾翻阅过《朝花夕拾》《鲁迅全集》。或许专写言情小说的琼瑶不一定喜欢鲁迅以笔作战,批判精神;但或许同我一样,会被他笔下的绍兴乡士,民间传说吸引。年少时总要背他的文字传达出的高贵思想,心生畏惧;如今细品,他笔下的故事、人物描写得细腻形象,每读一次代入感都很强,自然也能找到内蕴,慢慢体会。

又或许琼瑶压根也没读过鲁迅,和鲁迅一样,只是听过关于“红嘴绿鹦哥”的传说。百度上有关于乾隆下江南的民间故事,据说爱出宫的乾隆爷有一次尝过农妇做的菠菜豆腐,十分喜欢,问农妇菜名,农妇答:“这菜是‘金镶白玉板,红嘴绿鹦哥’。”乾隆一听,十分高兴。临走时赠送折扇一把作为酬谢。后老妇才知此人为天子,从此,这菜名便流传在民间。一个农妇能带红一道菜,放今天就成了名副其实的网红啊!这不正好说明:广大劳动人民充满智慧啊!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第十课 回忆鲁迅先生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鲁迅先生的《故乡》,所谓“吃了鸡蛋,还要去看看下蛋的鸡”,哈哈,今天咱们就...
    田源ty阅读 2,403评论 1 21
  • 11月4日晚8点,期待已久的《吐槽大会》第三季上线了,变化最大的是slogan由前两季的“吐槽是门手艺,笑对需要勇...
    舟亦成木阅读 788评论 2 0
  • 朋友从泰国回来,爱上了那里的咖喱饭。提到咖喱,我们就会想到印度咖喱。但其实,泰国人也爱咖喱。比之印度咖喱的辛辣,泰...
    阿瞳正传阅读 489评论 1 1
  • 2017年7月18日,上午8点动车,经过11小时,晚上7点到达成都。在去宾馆的路上,车揽成都市貌,仿古建筑颇多,文...
    雪吹花阅读 18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