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说到高考,首先想到的是我的小屋,高三一年爸爸妈妈陪着我在学校后面的家属院租房子住,准确的是住了十个月,搬来少许东西,有电脑没电视,挺简陋的但又五脏俱全,可以满足日常的生活。妈妈住在那儿步行几分钟就到上班的地方了,还是很方便。每天早上妈妈大概五点多就起床了,给我做早饭,然后再看我起床没有,没有的话就叫醒我,每天下午下课到晚自习之间的晚饭时间大概有五十分钟,我每每回到家,妈妈也是刚刚下班赶回来给我简单做点饭吃,再等到我晚自习夜自习回来之后再给我做点宵夜吃。
在那儿的日子不仅我辛苦,妈妈爸爸更是辛苦,照顾我的起居,养好我的胃口,给我补足营养,真的感谢爸爸妈妈。
还记得当时我拿我的好记星听歌外放,下午回家吃饭的间隙听,晚上吃夜宵的间隙听,就连上个厕所都拿进去听,那个时候被班里同学传染爱上了英文歌,听adele、taylor、maroon5…,听的时候就觉得放松同时又有干劲,虽然听不懂他的歌词,但是喜欢那种节奏,可能是高三的生活太枯燥紧张,听听这样的音乐才能获得难得的放松。
关于小屋的故事还有太多太多,起初打算租那里是因为我的好哥们猴在那里租着住,但他没有父母陪,只是自己住在那里,自己一间小屋,也是很有味道,那种艰苦奋斗的感觉。我搬过去之后我俩平时就结伴同行,上学下学无所不聊,还记得有一天晚上我家里没人,把他叫来我家一起看电影,好像看的是「在劫难逃」,我俩还同时喜欢上了里面的女主莉莉·柯林斯,很是清纯,现在每每一提到莉莉·柯林斯就会想到那个时候的画面。
后来猴搬回家住了,就剩我一个人了,因为我们小区斜对面是学校学生宿舍,所以就又找到了伴,那时放学就和基友一起回来,时间长了我俩的感情也慢慢深了起来,到现在还是时常联系的老友。
记得刚毕业那一年,还约着猴一起回小屋看看,找找当年的情愫,我俩一起站在院门口,一同感叹到:“小屋啊…”。后来每每经过那里,还是会不自觉的往里瞟上一眼,感慨下那曾经日子。
02
属于我的高考主题曲是「高飞——张杰」,里面唱到“我要高飞/到天空的顶点/我要飞到无人能及的视界/飞得再累/不准自己跌坠/直到太阳就在我的指尖/我要高飞/到世界的边缘/我要飞越没人到达的绝对/不到终点/不准流下眼泪/要把最震撼的吶喊留在灿烂瞬间”,忘记了是什么时候听到的这首歌了,只记得每次考前我都会听好多遍这首歌,因为它能给我很多的动力,能让我以最好的状态走上考场。还记得高考的时候,每场考试在走出家门之前一定会听几遍这首歌,当然也会有因为时间不够听了一遍就走了。
总之这首歌,是我的高考主旋律。
我相信人们在这种时刻总会去不自觉的相信一下下迷信,其实也不叫迷信吧,就只是简单的相信它会给自己带来好运,就像我听这首歌一样,只是觉得它会给我带来好运。人都是这样的,人们总会去选择一些觉得会给自己带来好运的事情去做,当然也可能穿某件衣服或者戴某个手链等等,因为人们总不想带来厄运吧,就算再丧也不会这样想的。还记得当时我还用了某品牌的「高考祈福」笔芯,就想着可能会给自己带来好运吧。
就像韩国还是日本他们国考的时候,父母都跑去寺庙给自己的孩子祈福,不管你信不信,不管你如何看待这些人,祈福总是好的,谁不希望自己有好运啊,所以不要去嘲笑这些人渴求好运的人。
03
貌似很多人都有考前综合征,好像更多的是紧张焦虑烦躁等等症状,而我不一样。
经历中考就有那种感觉,高考也是如此,就是我大概在考前一周的时候就特别希望赶紧考试,感觉等待就是一个慢性死亡的过程,那一个周我就会过得很煎熬虽然我并不会表现出来。
大概是太想解放了,太想考完之后的疯玩了,才这么想快点考完试。
当然也存在对自己的自信,也觉得还剩这么几天再学也没什么卵用了。
04
考完最后一场英语,我从考场出来(在自己学校)就直接奔我小屋去了,没有丝毫停歇,马不停蹄地帮着搬家,要搬回家住了,东西搬走,车子骑走,书卖掉,就跟小屋说拜拜了。
本来哥几个都说着考完赶紧聚起来的,可是貌似大家也都没了音讯,晚上和家里人还有我爸的朋友在街边吃饭,也算是庆祝我结束了高中艰苦生涯同时迈过了高考这座大山奔向了美好的大学生活。
吃着饭,接到了老友的电话,说今天太晚了咱们就不聚了,明天再一起聚。
05
等待高考的成绩我很是忐忑,因为自己考的并没有自信,等成绩出来的时候,我松了一口气,分数和预想的差不多,只不过那年因为题难使得分数线极低,这样我才勉强超过一本线二十多分,这样的成绩还能接受,要是再低个十分我估计就去复读了。
今年寒假的时候我和朋友一起去看高一高二带了我们班一年半的班主任维维姐,我当时在班里第一第二,她当时对我很好,又因为考完也没见过她,所以就一起去她现在教的初中找她去了。
维维姐对我说我应该考的比这个成绩更好的,我说还将就吧不遗憾,眼看着都要过去三年了,也没有什么后悔的,既然选择了便风雨兼程。
06
我们高中有个风俗是前一年考得好的学生寒假的时候会回学校给学弟学妹传授经验。我是我们班的优秀学生,最后高考是班里第三,就被学校邀请回去给学弟学妹讲讲。记得当时高三的时候就曾幻想着这样的情景,甚至还想着要说些什么呢,想的是不是有点早了?
那年回去之后没有去杨哥(高三班主任)班里讲,而是去了金国哥班里讲的。说到金国哥,就又有些话讲了,金国哥是我们高三的数学老师,一个奇才,平时邋遢的不行可是数学牛的一逼,当年高考可是考了满分的(忘记了是差两分满分还是满分了),而我就是他那个最爱的数学课代表,哈哈哈,我特别喜欢这个老师,所以我俩的关系自然不用说。
说回正题,那年讲的印象不是很深了,印象深的是中午学校请我们所有的往届学生在学校秘密食堂吃的饭,都是些熟悉的人,因为经常在一二考场见得到,有熟的也有不熟但面熟的。还有我们分享完之后学校还给发了本子,我很爱那个本子,现在还在用着。
印象比较深的是第二年又回去做交流,我和我们班班长被杨哥单独邀请回去给他们班的学生做分享。杨哥当时带的班是高二的,还没有面临高三和高考的压力,大家也都蛮活泼的。因为留了qq号所以也加了些小学妹,有的当时有聊过,还有个别的一直聊到了现在。
真的很喜欢做分享,可能性格里比较喜欢帮助人影响人吧。
07
当时报考的时候我所做的选择是优先城市,其次学校,然后专业。我作为一个内陆孩子,特别向往海边,然后想出省又不想跑太远比如南方,所以我喜欢去的地方是大连、天津、青岛、济南(在我的幻想里很好)、威海、西安。最后经过各方面全面的考虑,山科大是我的第三志愿,如愿以偿就来到了这里。
可谁又知道这个学校的位置是在青岛的开发区的偏远地区,三面环山且完全望不到海,跟我的想象完全不同好不好?搞笑的是,我们宿舍有个舍友在接到通知书的时候才发现自己要上的学校在青岛不在济南。
不过,来了这就是缘分,遇到了很多朋友,也交到了自己的知心朋友,也发生了很多故事,也还有很多朋友真的是很意外的被发配到了这个鬼地方。我们都不后悔,时间长了,也有感情了,都很爱这段命运。
08
通过交流会认识的一个小学妹过两天就要高考了,我们时常有聊天,基本上她就拿我当树洞来聊,前两天她和我聊,我突发奇想让她给我写个稿,叫“写在高考之前”,我觉得还蛮有意义的,考完试之后出成绩之后再来看肯定会有不同的感觉。还有我都被她称为“玮叔”了,让我突然发现高考离我真的走远了,已然时隔多年,很多当年发生的事情都忘记了,很多当年在意的现在已不在意了。
现在如果再让回去做分享,都不知道说些什么了,那些学习的经验也都忘的差不多了,或许也就心态可以讲讲,就连憧憬美好的大学生活都快讲不出来了,因为我眼看着也快成为大学里最老的那一只了,学弟学妹们的大学生活还没开始而我的已然要结束了。
突然还有点怀念我们的18班了,那些人儿,都留在记忆深处,希望有机会同学聚会见。
09
前段时间五一回家,杨哥交给我个任务,做一个视频他讲公开课的时候要用,视频的内容是父母给自己孩子写的高考寄语。
杨哥微信给我说的时候,我正在青岛陪朋友玩,我立马就答应了,然后回到家之后拖着疲惫的身躯连夜做,忙了好一阵子才做好,发给杨哥后,杨哥很满意,我也就放心了。
自己看着那视频也是蛮感动的,我还叫上我妈一起来看,看着那些父母写给自己孩子的话一个个都那么的真诚朴素,发觉高考真的不是一个人的战斗,而是一家人的战斗,父母不仅要鼓励孩子,还要考虑到孩子万一考得不好怎么安慰,为人父母,不易啊。
10
高考真的是一道大槛,是我们青春里浓墨重彩的一笔。苦读十二年,全部压在这一刻,好像十二年的成败就在此一举了,可以想象出这场考试对我们每个人的重要性,我想经历过的人都懂。
被压抑了十二年,真的等到了一个时刻,有了一个可以证明自己同时追求理想的机会,就算它再不公平,我们也渴望它。它就好像是一个成人礼,过了它,我们的人生就瞬间开阔了起来,美好的生活就在不远处等着我们。
那一刻是释放的,是疯狂的。因为高考它真的意义重大。
但作为过来人,也不觉得要把它看的太重,它只是你遇到的第一个可以自己靠本事选择的路口。可能在当时你会觉得它就是天,考得好就是人生赢家,考得不好天就塌下来了,可是过几年你就会发现这些都不是事,因为把它放在时间的长河中来看,它就是一次考试,一个很普通的人生转折点,没那么关键也没那么重要。
记得那些我们奋斗过的日子就好,那才是最珍贵的,是用什么也买不来的,因为它承载着我们的青春一去不复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