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图书馆借阅书籍时候,看到书架的一角有这样一本书,题目《看风的孩子,谢谢你成全了我》,作者:戈娅。当时只是觉得题目很有诗意,便情不自禁的从书架拿了下来,结果封皮的左下角“带自闭症儿子移居大理的单亲妈妈”这句话深深的吸引了我。
这本书的副标题叫做《养育孩子,疗愈自己》。在这个几乎全城焦虑育儿的时代,或许大部分父母都深有感触吧,可是面对自闭症的孩子,还能通过养育孩子,疗愈自己,是何足的勇气?或许也因为自己家中有一个算不上“有病”的女儿,但是自从出生因为遗传又或者是先天发育不全导致患了耳前瘘管。
面对这个不是病却胜似病的症状,我确实痛苦到现在,如今我的女儿才一岁九个月。无涯的焦虑让加上初为母的心,对与这本书情不自禁的打开来看。
其中在阅读完了第一章《我和自己》-不管在哪里,都是和自己活在一起时,就忍不住停下写下自己的感触。
一、任何不一样的生活,只是一个不一样的日常
1.作者在这一部分中描述了自己因为带着自闭症的儿子而“收获”到了周围认识和不认识朋友的同情,以为她的生活很辛苦。通过这些小事的描述,作者认为其实每一个人的生活冷暖自知,你看到的或许只是表面,你觉得对方不容易只是用带了一个自闭症的孩子为评判标准。但恰恰是作者因为自闭症孩子有了不一样的快乐,得到了很多善良人的帮助,感受到了更多这个世界给与的爱心。
2.就如作者的朋友提到的网上一个趣事“博主觉得修空调的师傅太辛苦,给他20元钱买饮料,结果人家师傅说,不用了,你自己留着吧,我月薪一万五,比你们赚得多”。所以你看,但凡我们只用自己独面得视觉去看问题,往往只是看到别人的冰山一角。
3.当日常生活是和谐、合一的,日常生活里没有两极,没有白天的光彩夺目和闭上眼睛后的恐惧黑暗,没有隐藏,没有对抗时,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那是一种“我等待随便哪种未来”的随意,它甚至已经不是勇气,也不是说作者接纳了孩子,而是作者自己接纳了她自己。
4.就比如我女儿,其实这个症状是再正常不过的了,只不过我一直在纠结到底是上一代谁有这个所以让我们遗传到,一度因为这个事情我埋怨自己埋怨老公,搞得自己看到女儿就情不自禁去看她的耳朵。自己首先就把孩子当成了病,长期这样,不仅自己对待事物失去兴趣,还会出现抱怨、烦躁的情绪。所以接纳自己才是前提,接纳自己的情绪,接纳自己对待事情得看法和标准。
二、一切为了孩子?不,大人的需求才是应该首先被满足的
1.作者描述了自己因为儿子不愿意去上学无奈之下选择了带着家人一起去大理,当时住的地方环境优美,但是唯独就是太安静距离市区远,无法满足作者的爸爸妈妈的日常爱好和生活所需。随着爸妈的一句“一切为了孩子”突然让作者警醒,其实这种长期的为了孩子的心理只会让一个人的心越来越疲惫。
2.那种对什么都不确定的心累的感觉,会让一个人逐渐失去生命力,而一个正在流逝生命力的人,是无法很好的照顾好下一代的。
3.比如反思我自己,做事总是感觉疲倦时候,其实是自己状态最差得时候,因为目标遥远,因为不自信,因为对现状的不满,导致自己越来越不想努力前进。反倒是自己专心做一件事得时候才觉得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原来一切都来自于“心”。
4.因为有了孩子,你埋怨自己没时间去做喜欢得事,没时间社交,没时间和老公出去吃一顿饭,没有了自我,其实,即便没有孩子你真正又有多少时间花在了这些方面?没有孩子你就可以如你所愿生活少去了这些痛苦么?没有孩子这些困难就可以轻松解决了么?孩子是无辜的,所以不要打着为了孩子的旗号欺骗自己,真正的是我们内心那个又自私又很擅长给自己推卸责任的家伙。
所以既然这样,就先学会满足自己,先对自己好一点,学会先爱自己,才能更好的去付出,去爱别人。
三、“一切都会好的”只是一句空话
1.一切都会好起来的,这句话你听多了没?似乎在你最难受时这句话很有效,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分析又不是那么的有道理。比如你今天该做的事总想着明天做吧,后天做吧,一次次的拖,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可是你要明白,今日没做到的,都会一笔笔积攒起来,让你必须在将来一一去偿还。
2.所以对于当下的事,努力并尽全力做到,给自己少点拖延的借口,多点行动的理由。
联想到自己收拾房间,发现自己哪天想去收拾房间时候心情会很舒畅,觉得整个屋子都是亮堂的,是因为收拾东西的时候也是在觉察生活,觉察当下,敏感的对待当下的事物,让每一件衣服,每一件物品放回到本来属于它的位置,让生活过得整洁有仪式感一些。
四、孩子都是活在当下的,而成人总是受困于焦虑的过去和迷茫的未来。
1.对于当下的生活没有觉知,人慢慢会变得焦虑,对过去焦虑,对未来恐惧,进而人心会更累,做什么事都提不起精神。
2.五一假期期间发现女儿在院子里玩水的情景就很专注:用两个杯子,把一个杯子的水倒进另外一个杯子,就这样来回的倒腾着水,不厌其烦,玩的不亦乐乎。其实这就是属于孩子的专注,他们能够专注在当下做事。吃饭就是吃饭,玩耍就是玩耍,哭闹就是哭闹。想想我们成人是什么样的“专注”:吃着饭想着作报告,看着电视想着明天上班业绩如何、看电影想着家里的孩子哭了咋办……最后导致筋疲力尽,还落下了爱抱怨的毛病。
3.为什么总是在抱怨生活不公平,给了我们很多苦难,可是仔细想一下,我们真的好好地对待生活了么?
4.心安即是最好。
五、原生家庭:和解重建
1.似乎原生家庭这个词语距离我很远,因为我理解地原生家庭是充满暴力、疏远、怨恨的,而这些我似乎我都没经历过。看了作者的这个文章我才想到原来自己也是一直深受原生家庭的影响。
2.比如到现在我一直都记得有一次在准备去学校时,我爸爸给我妈妈说“看她胖的”,然后做了一个说不上来的表情,这一句话我听了以后当时没有任何反应,后来骑着车子继续上学去了。不知道这句话为啥一直留存在印象中,从那以后我好像很在意别人对我的评价,不止是身材方面,甚至到现在的自卑、否定自己感觉都和那句赤裸裸的评价有关。
3.我妈妈一辈子害怕别人对她有不好的评价,在乎别人的看法,这一点也是让我深受影响,从做什么事都喜欢看别人脸色,到慢慢的去委屈自己成全别人,无论感情还是个人工作都吃了太多亏。
3.但是好的是我们生长在这个新兴的时代,还可以通过学习去让自己成长。成长是很痛的,成长是一辈子的事让我们一起好好长大吧。
总之作者的第一章《我和自己》主要的就是内在得剖析了自己,从自闭症得儿子出生,到因为孩子改变了人生轨迹,再到因为孩子反观以前的自己,最后因为孩子联想到自己的原生家庭,无论生活在外人看来多么的苦,可是在作者看来,自己还没有停止学习和思考,一切都值得,一切都是自己的选择。正如《人间食粮》里说过的一句话:“须知对待生活有千姿百态,这只是其中的一种。去寻求你自己独特得生活方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