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中秋怎么过?”他秒回“上班”|3分钟,让他从“凭什么总是我”看见了春季升职的预兆

手机屏幕亮起时,我正对着朋友圈里满屏的小家庭合影、满大桌子的各色美食、桂花酿、啤酒瓶发呆。

“中秋怎么过?”我随手在朋友圈敲下这行字,刚发送去的下一秒,评论区就弹出学弟凯文的回复——两个字:上班。

对话框里的“上班”,似乎透着一股闷闷的气体,像是咬着牙说的。我知道师弟所在的酒店行业,节假日排班向来都是“能者多劳”,连续三年中秋他都在值班,换作谁都会觉得憋屈。

凭着倾听师的本能,我秒回:“辛苦啦,不过节假日值班的都是领导们心中的骨干。”

他没在接话,3分钟后却发来了私聊请求“姐,我今天真的烦了,凭什么别人都团圆圆圆,就我一个人守着满房却空空的楼层?”他的文字中带着浓浓的怨念,我隔着手机屏幕都能感受到,“去年中秋我就在值班,今年又是我,领导排班就可着我一个人奉献吗?

我有点想笑,想起上周他还在群里吐槽“排班表黑箱操作”,现在倒是把苦水全都倒给我了。

“先别急着生气,你记不记得你刚入职那一年中秋节,就是你的第一次值班?”

那边沉默了一会儿“啊?啥?”

“就你当时说的,那天晚上11:00多了,前台打电话说2001房的客人突发疾病,胃疼的厉害。”我语速缓慢的给他发语音,“你说你跑了三个楼层,及时调配人员,取药、打电话叫救护车,并且一直陪着他等,最后客人家属对你竖着大拇指夸赞‘幸好有你们’!”

凯文呆呆地回复了句:“…是…有这么回事儿,我当时还跟姐你说我慌得不行,不知道这样子处理对不对,还挺害怕挨骂的。”

“但实际上你处理的多好呀,大堂经理是不是在例会上还夸你‘应急反应快’、‘有担当’、‘调配能力强,而且特别贴心,’,你还说偷听到他经常跟人说你这小子能扛事儿呢。”

接着他发来了长长的语音:“姐,我突然想起来,那之后经理确实总是找我做一些应急培训,去年春节值班,他还让我负责协调各部门,可我总觉得别人休假我值班,是个吃力不讨好的活,从来没有往这方面想过……

我抬头望见挂在树梢上的月亮照耀着窗台,我仿佛看见凯文坐在值班房里,盯着电脑前的排班表皱眉,此时此刻却因为一段回忆眉心慢慢松开。

领导不是看不见你的辛苦付出,节假日值班,是把关键岗位交给值得交给的人,是在给你攒“被需要”的资本,是在给你贴“不可替代”的标签。

就像今天别人在家拜月娘娘、吃月饼,你守着酒店的正常运转,这不是牺牲,而是你在证明“离了你,这件事真转不动。”

5分钟之后,凯文给我拨过来电话:“姐,我悄悄跟你说,前些日子人力部门的主管给了我一份表格,说春季有个主管岗位空缺,让我去竞聘……”

原来,那些被他视像“委屈”的值班,那些他幽怨的呐喊“凭什么总是我”的排班表中,早就在时光里埋下了伏笔,每一次应急处理、每一次协调调度,、每一次孤独的坚守,都是领导心里的“加分项”。

凌晨,凯文发了一张值班房的窗外照片,圆月照耀酒店楼顶,配文:今年中秋的月亮好像比去年的亮。

成年人的委屈,大多源于“不被看见”,而治愈他的从来不是“大家都一样的安慰”,而是帮他重新看见自己,看见那些被忽视的付出,看见藏在值班表背后的信任,看见自己早在岁月里长成不可替代的模样,看见领导对自己赋予的厚望和期待。

或许,明年的中秋,凯文终于能在家吃一口热乎的月饼,但更值得期待的是,那个一次次“被需要、被信任”恰恰攒足了底气的自己。

毕竟所有看似“吃亏”的付出,总会在某个时刻变成命运递来的攀爬的阶梯。

你呢?有没有过某个时刻,也曾像凯文一样觉得,自己在辛苦干白工,后来才发现,那些额外的付出,悄悄变成了升职加薪的底气?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