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个人有自己的主见,为人处世以认识思维和实践出发,不会受自己情绪的波动。我们称之为理性;相反的,做事没有主见,多愁善感,待人处事更遵从自己内心的想法或意识,谓之感性。
感性的人极易受情绪的影响,身边朋友无意识的一句话,一个举动,亦或一个眼神,都会产生影响。多愁善感、感情用事,也成为了一个标签,也是对“感性”最大的误解和偏见。多愁善感不等于泪流满面,感情用事也不是义无反顾。
每当夜深人静,自己独处在一个封闭的空间的时候,思绪如柳絮般飘荡,白天零零碎碎的琐事闪现在脑海中,别人不经意的语言你会反复的思考,以至于左右自己的情绪,慢慢低落。听歌,一首悲伤的歌,可以短暂的让你失忆,忘却,词不达意,听着有意,不经意间感性慢慢占据了你的脑海,或失落,或落泪,亦或辗转难眠。感性的人对悲伤的音乐毫无抵抗力。
不喜欢说话每天却要说很多话,不喜欢笑却总要笑个不停,身边的朋友以为我真的快乐,慢慢的我也以为自己过得真的快乐。可是在人群中我还是会沉默,我也会笑,也只会笑,感性占据了我整个身体,你给我一片落叶,我会看到世界都是黄色的。可是为什么听悲伤的歌还是会流泪;为什么在落叶中行走的背影还是那么孤独;为什么天黑的时候我就忘记了说话。看着越拉越长的身影我迷失在了自己情感丰富的世界,天黑了,该何去何从?
最不担心的就是别人伤害自己,毕竟时间会慢慢治愈我千疮百孔的身体。不知道什么时候,不敢晚上听歌,不敢在人群中大声说话,不敢在别人面前表达自己的想法,甚至再也不敢捡起一片被踩踏的落叶。我以为“感性”会让我更加容易去听懂一首歌,何曾想到最后受伤的还是自己。
喜欢小不文笔的可以关注公众号
会画画的小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