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有口吃恐惧的人往往内心极度的痛苦。
他们主观上很想在把话说的流利,可现实中他们却一次次的口吃,反复体验这种挫败感。
甚至他们会产生强烈的自我厌恶,觉得自己像小丑一样,大家明明都如此嫌弃他的声音,可他还得把丑态继续展现出来。
那有痛苦的地方,必然就有冲突的存在,痛苦的程度随着冲突的大小而变化。
首先,对于口吃者来说,他们极度爱面子,总想着别人能看得起自己,不想在人前展露出自己的缺陷,以免被人嘲笑和攻击。
可问题是,口吃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不以人的主观意志转移。
所以他明知自己有口吃的问题,可在社交场上依旧要求自己以正常人的水准去说话,这必然产生冲突,而冲突的结果就是——无论他如何无视自己的问题,问题依旧存在。
甚至因为他的压制和掩饰,他内心会更加的紧张因此口吃也会更加的严重。
其次,他要求自己必须被人看得起,必须在人前有面子,可这毕竟是他的主观愿望;而现实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足之处,一般人的处理方式是接纳和臣服。
例如,一个人可能在学习方面很擅长,但在跑步等方面却很弱势,如果他的比较看得开,那他就会接受自己确实跑不快的事实。
可如果他的心态很拧巴,很要强的话,他就会感到这个弱点让自己非常的丢人,自己的弱点暴露在人前就是天大的耻辱,他无法面对这样的自己,于是就会逼着自己去练习跑步。
而这是因为,他需要自己每个方面都被人看得起,而现实是,人不可能方方面面都那么厉害。
那我们就不禁想问,他如此的强求被人看得起,如此需要一个优秀的外在,到底是为何?
那只能说明,他把自己看的太重要了,他觉得自己在人前的形象高于一切,因此别人的看法和评价才显得如此的重要。
而他维护者崇高的形象,本质上是要维系一个如神一般自我的存在。
他内心的“人性”已经所剩不多,他没把自己当成一个凡人来看待;反而觉得,自己是完美无瑕的,是高人一等的存在,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保住这可贵的身份感。
所以,放下口吃,实际上要做的很可能是回归人性,以人的身份重新审视自己,放过自己,不再追求那虚无缥缈的自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