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夜晚,虽然太阳已落山,但余热还在,灰豆打开前后两扇门,穿堂风吹过,无比惬意,她和弟弟在地上玩扇烟角的游戏,母亲在堂屋里纳鞋底,安静又愉快。
突然,一片漆黑,停电了!
山里经常停电。
离睡觉时间还早,没有电,妈妈不能纳鞋底,姐弟俩也扇不了烟角了,不好玩。母亲提议去离房子500米的邻居大姐家玩,去他们家摆龙门阵。他们家人多孩子多,大人可以聊天,小孩子也有的玩,还能节约点蜡烛。
灰豆突然想起今早,她从邻居张丽那里借来了一本q书,她想看看书。她跟母亲说,不去玩了,要在家看书。
母亲知道灰豆是个书痴。5岁的时候就把家里贴的报纸,能念的都念了;每年一到暑假,就跑去缠着学校图书馆的老师,把钥匙给她,整天不吃不喝不回家地看书;有个小伙伴家里母亲给定了连环画,那个小伙伴曾经往灰豆饭盒里扔过沙子,灰豆也能不计较,跟他做朋友,就为了能去他家看他的连环画;寒暑假除了跟小伙伴们出去野,就喜欢去计划生育站和那些比她大十几岁的姐姐们玩,去搜罗别人家的书。今天这本书,就是从计划生育站张丽那里搜罗来的,她搜出来的时候,连封皮都没拆。
家里虽然困难,买不起书,也没地方买书,但母亲从不拦着灰豆看书。上次计划生育站站长的侄女儿从城里来的时候,带了一本《格林童话》,答应只借给她一天,灰豆这一天都钉在阳台的板凳上,愣是看完了整本书。那天母亲把饭端到她手边,由着她看。
母亲给灰豆点好蜡烛,问她一个人在家害怕吗?灰豆摇摇头。母亲就带着弟弟串门去了。
母亲一走,灰豆就陷入了恐惧之中,蜡烛的火焰忽明忽暗,灰豆坐在四方桌一边,蜷缩着,灰豆想象着自己的影子一定像个罗汉一样,又矮又胖。她甚至都不敢回头去看自己的影子。但她不得不站起来去关上两扇门,不然蜡烛要被吹灭了。
书摆在灰豆的面前,书名是《平凡的世界》,灰豆想象着,可能是写现代人的家长里短吧。翻开这本书,从第一句开始,灰豆就被作者带到了黄土高原上的那个春寒料峭的春天,少年郎的饥饿、窘迫、自尊,灰豆都能感同身受,那不是写的少年郎啊,那分明写的就是灰豆。
书一页页翻过,灰豆的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蚊子在她身边打转,蜡烛被风吹得只燃烧了一边,滴落了一摊蜡油,她都不察觉,她陷入了书里,她同那个十六七岁的少年郎融为一体了。
眼看着蜡烛将要熄灭,母亲和弟弟回来了。
灰豆从书里的世界回过神来,她按照母亲的要求,刷牙,洗漱,但她的脑子始终沉浸在书里。洗漱完,母亲让上床睡觉,她还想看,母亲不同意。灰豆只好悻悻然上床,躺床上,脑子里全是书里的画面。
第二天,天蒙蒙亮,灰豆就起床了,她迫不及待地要去看书。那个暑假,除了回老家看望奶奶,她几乎没怎么出门,两个月的时间,把书都给翻旧了。
五年以后,灰豆上高中,她在县城的书店里看到了这本书,买下来了,此后的很多年,她时时翻阅,她幻想,自己能碰到一个像田晓霞一样的姑娘,碰到一个像惠英嫂一样的姐姐。每当遇到什么克服不了的困难,她就想到,孙少平在挑石头的时候多么痛苦,自己跟他比,还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