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写作误区
学术或非小说类文本不是这样写的,因为除了写作,作者还需要阅读、研究、思考和修正想法,而且这些事情所花费的时间几乎总是大大超过预期。如果你问学术写作者或非虚构写作者、学生或教授完成一篇文章预计需要多少时间,他们会无一例外地低估所需的时间——即使是实际情况相当有利,并且让他们以最坏的情况进行估计也是如此(Kahneman,2013),甚至有一半博士论文将永远停留在未完成的状态(Lonka,2003)。学术写作和非虚构写作不像特罗洛普的小说那样可以相对准确地预测完成时间,并且它所涉及的工作也不能被分解为“每天一页”。
在做研究时,我们可能会发现最初的想法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在阅读时,我们可能会发现还需要阅读其他文献,而这正是我们发现文献的方式;在写下论点时,我们可能会发现还需要考虑其他情况,改变最初的想法,或者重新读尚未完全理解的文章。所有这些都不足为奇,但原先那些宏伟的计划都会被它们打乱。
把“写论文”这个大的挑战分解成小而便于管理的任务,有助于设定实际可行且可以定期检查的目标。比如,每天写3条笔记,回顾昨天写过的段落,或者阅读我们在某篇论文中发现的所有相关文献,这样,一天结束时,我们就能确切地知道我们能做多少事情,进而调整第二天的计划
卢曼笔记法
分为闪念笔记、文献笔记、永久笔记。为永久笔记加索引。
永久笔记的保存也是按照不同主题,将同类卡片附后,但是也可以额外附加到其他主题中任意卡片的链接。
日积月累后,原本的主题也许不再那么重要,有更重要的聚类浮现,这时可以为这种较完整的主题额外制作索引卡片。
当有新的问题想要解答或者新的想法,可以先到原有的工具箱中查看,补充修改新的笔记,添加链接到其他已有笔记。
当开始着手输出一个具体的写作项目,还可以加一个项目笔记。
zotero提供了一个方便的方式,就是新建立一个文件夹,将文献移动进去,并重新修改笔记为项目所需的合适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