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听“跨界”一词,是在一档综艺节目“跨界歌王”,不同职业的人在歌唱这一领域里不断突破自己,发现自己,成就自己。
今天有幸在我们实小集团里也发现一位成功的“跨界达人”——沈勇校长。他最初痴迷于书法,现在对语文阅读颇有研究,提出了阅读是为了生命的完整,阅读经典广泛吸取人类问的精华,作为解决幸福感,价值观,人生观的基础,这是关乎我们的信仰问题。
信仰是什么?你有信仰吗?相信这样的问题,很多人都答不上来,每天摸摸手机刷刷抖音,日子倒也过得舒适自在,而内心的荒芜,却不加理会。
赫尔岑曾说过:不读书的人就不能算是一个完人。阅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如何进行阅读?很多人会说,我们每天都在阅读,花了大量的时间,读了各种类型的书籍,但是写作却依然得不到提升,这是为什么?沈老师指出在阅读的过程中要学会质疑,要学会思考作品的逻辑结构。他提出了三个不要:不要只记得书中的结论,而要了解这样的结论是如何得到的;不要只知道那里面是怎么说的,而要知道为什么要这样说;不要只知道里面的各种内容,而要知道作者是怎么样将它们连贯起来。很多时候,我们只是一味的盲目的接受,不论是精华还是糟粕,缺乏了一种质疑、探究的精神!
要想做到对作品的质疑,首先要对作品有个“点”、“线”、“面”的交互融合。“点”的阅读,就是要掌握各大名著的文义,也就是一些基本内容和常识。“线”的阅读,就是要建立在对基本内容及常识的理解基础上,要对作品产生背景做一定的阅读。“面”的阅读,就是意义检寻。作者所生活的时代以及政治背景,通过作品,想要传达的是何种的意图或情怀。经历了“点”“线”“面”的深度阅读后,再回去面对三个不要,相信每个人心中都会有自己的答案。
我们会经常听到“要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这样的说法,那么怎么培养,给他一本书,给他一定的时间,这样就能够培养起兴趣?如此枯燥乏味,又怎会滋生出兴趣?沈老师给我们支了个招:第一要不息,第二要深入,第三要找友。阅读,必须是持续的不间断,这是最基本的,除了了解文字意义之外,要进行深入的探究。如何探究?与谁探究?那必须是一起读书的小伙伴啊,所以我们要找书友。
我们读书时,是别人在代替我们思想,我们只不过重复着他人的思想活动过程,如果我们要知道他在路上看到些什么,则必须用我们自己的眼睛!
阅读,应该有一个历史筛选过程,一个文化善择过程,一个品味提升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