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视阅读学习感悟和实践

前两天看到阿迪、光光、南匀木都做了检视阅读并输出文章,今天挤时间学习。

第一步看包装,这一步我通常在选购书之前就操作完,通过分类进入选书页面,看全部书名,了解下作者,一般不看国内的新书,除非是第n 版或者第n次印刷,墨迹好几天才买《好好学习》,就是去搜集作者信息了。

宣传文案很关键,出版社编辑会把比较生动的字眼和大咖老师的推荐语放在这里,遇见自己服的老师推荐,会刺激我早点下单。

第二步,看整体。目录在购买下单前看过,到我的判断标准只是观察有多少感兴趣的点,看了目录就没兴趣,不买了就没有以后了。

书到手后我先看的腰封,然后立刻扔掉,如果有《好好学习》这种红色书皮拿下来放一边。

我很喜欢看序,但很多书有他人的推荐序,那个也值得看。《好好学习》的序比一般书的序都要清晰,特别明白写作背景、目的、给谁看、解决什么,他有没有能力解决你也能看出来。

今天用目录提炼结构法看了下《精力管理》。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有效果,以后使用这个方法,得先刻意应用几次形成习惯。

第三步看细节,这一步我基本没做过,因为我以前看书基本不看引号,这导致了一个核心问题:写作没有可引用的东西。这一点,汤小小老师已经提点过我了,我最近一个月才开始关注引用,效果还不是非常明显。

另外参考文献一般教科书会有,能像《好好学习》这样整理出来的并不多,《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里也整理了。这两本书的参考书单也是我扩展学习的路线图,此方法战隼老师也提过。

第四步,下判断。我分两步用,一是判断买不买,二是判断怎么看。比如一般的书我会选择上班路上读,我拼车,有半小时平稳的阅读时间。

判断怎么看,我一般趁着电商平台大促,通过上面快速方法选择自己要读的书,再每月计划中结合当前的需求,把书单列入计划中,比如一月20本书,因为很多是能够快速抓取完所需内容的,二月只有2本,除了时间不够,这两本是需要精读和广泛的查资料以及实践记录的。

第五步,粗阅读。我大概每天的七点到八点多都比较累,不太想讲话,这时候我就往床上一靠,拿书粗读,基本上就是找感兴趣的关键词,折页标注或者把重点感兴趣的章节浏览一遍,直接在书上标注:有什么启发,怎么用……

总结:

差异点最大的是,我都会等书看完才写感悟,因为零星碎语怕理解有失偏颇,如果是为了锻炼思考能力和记录习惯,直接在书上写的应该也算,形式不要紧。

书的逻辑关系、写作思路是我以前常忽视的,从《好好学习》开始真正好好学习思维训练。

这是我的学习笔记。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还用这个方法读了《好妈妈胜过好老师2》这个书并列结构,受众人群广泛,平时带娃中就可以标注关键点,有整块时间再仔细研究。

此方法甚好,非常有效果,可以说立竿见影。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c和指针>>--当组成一个程序的各个源文件分别被编译之后, 所有的目标文件以及那些从一个或多个函数库中引用...
    其实我很dou阅读 1,898评论 0 0
  • 1 背景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站应用的规模不断扩大,常规的垂直应用架构已无法应对,分布式服务架构以及流动计算架构势...
    JavaEdge阅读 3,251评论 0 1
  • 经过这一件事情过后,送孩子风波总算过去了。从此,王大宽和翠莲也再不提将孩子送给别人这件事,日子虽过得不算宽裕,倒也...
    影子影阅读 3,902评论 9 19
  • 昨晚我的情绪很差,很想发火,也不想带孩子。晚上孩子又一直在闹,一瞬间很想把火发到孩子身上。还好,我自己忍住了。不然...
    董君_9325阅读 1,07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