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生于五十年代的农村,那时候的农村的一个主基调就是穷,母亲出生的家也不例外。但幸运的是母亲接受了几年的学校教育,略懂一些字,这为她的一生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母亲在19岁那年嫁给了父亲,父亲是中学毕业,他们在农村也算有文化的一对了。父亲虽有文化,但人老实本分,且带有一股书呆子气质,对各类农活并不在行,也不会去琢磨如何过上更好的生活,生活的重担基本都落在母亲身上。
母亲是个好强的人,为了让生活过得更好,她尝试各种会赚钱的事情,养过母猪,开过食杂店,种过蘑菇,开过食堂,卖过青菜等。
每一种营生方式都是艰辛的,但她总是满怀希望的带领我们全家人一起干,相信靠双手一定会创造更好的生活。
种蘑菇时,要在六七月的毒辣太阳下晒稻草,晾牛粪,那种臭味熏的回家看到饭菜都倒胃口,到了蘑菇收割时期,每天三点要把蘑菇拔来,削去根部,整理干净卖给收购商。
开食堂时,因为人手少,晚上营业到十点半,早上三点半还得起床蒸饭,做馒头包子,每天的睡眠时间只有几个小时。
卖菜时,父亲半夜十二点去贩菜,六点前运到菜摊,母亲接手摆放与售卖。下午又更换一个菜场,每天几乎都工作16个小时。
生活虽然艰辛,但母亲最伟大的一点,没有让我退学帮忙,她深知没有文化人生活的艰辛,坚持送孩子读书接受教育。
让我读书,她承受了很大的压力。在九十年代的农村,女孩子一般读完小学,就缀学去打工补贴家用,然后再过几年就嫁人,过上了与父辈同样的生活。但母亲没有让我退学,哪怕后来我与弟弟一起上高中的那几年,家里穷的学费都拿不出,每年交学费都要东拼西凑。亲近的人也会好心劝说母亲,你让女儿去打工,让儿子继续上学,那家里的经济状况不就的到缓解了。明理的母亲知道这是拿女儿的前程来换取儿子的前程,这样会毁了女儿一辈子的。不论生活再艰辛,别人怎么嘲笑,她坚持让我读书,不退学。
好在我与弟弟十分争气,在九十年代末,我们同年以优异的成绩考上本科大学,当年全村只有四个人考上大学,我们家就占了两个,小山村沸腾了,很多人都来我家里庆祝,包括那些之前嫌弃我们家穷很少与我们往来的人。
大学四年,生活压力更大了,母亲与父亲更是起早贪黑的打工为我们姐弟赚取生活费用。
后来,我和弟弟大学毕业了,生活慢慢的好起来了。我们有了孩子后,母亲不再去工作了,而是帮着我们带孩子。
城市生活没那么多活可干,她是个闲不住的人,她带着孩子去公园与一帮老人唱歌、跳舞;带着孩子去爬山,福州的每座山都走遍了,她在城市的生活过的有滋有味。
最近还到老年大学学习国标,瑜伽,声乐。嗨,还别说,学的真是有模有样,连女儿都觉的外婆舞跳的比妈妈好,歌唱的比妈妈动听,连腰肢都比妈妈柔软。女儿对妈妈的评价是:外婆是个好学上进的老人。
十几年的城市生活,让母亲早已褪去那一身的乡村气息,国标,瑜伽,歌唱把她塑造成一个颇有艺术气质的老太太。回到农村,与家里的同龄人相比,那气质,那修养早已不在一个层次上了。她用自己的行动给当年嘲笑她的人一个最好的答案。
坚强,乐观,有远见,是母亲所拥有的优秀的品格。母亲以她优秀的品格影响着她的子女,以她前半生的艰辛,换来了儿女的幸福,换来了自己后半生的享福。
如今的母亲总是笑呵呵的,对现有的生活知足满意,愿母亲的晚年生活幸福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