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毕业的人总会跟在读书的人说,在学校多学点东西,读书很重要,而学生却不以为意,我之前在分享时也聊过,自己创业的时候,感到很遗憾的一点就是大学专业课程没有学会,以至于后来公司财务、融资问题中一些基本术语都不理解,我大学本科期间的专业为金融,虽不说学校能够较的足够深入,但至少有一个认知的基础。四年的大学生涯,当我们刚进入的时候,觉得还挺长的,而学校给自己的第一感觉大多也是很大很大,而后来,觉得学校越来越小,在校的时间也越来越短,关于大学很多人感到遗憾,就是由于在进入职场之时,发现自身众多欠缺,没有学会一些技能,导致职场中特别吃力。
对于通用的职场必备技能,我一般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技术类,比如word、excel、ppT等这种操作技能;第二类是专业类,比如英语、财务、设计、新媒体等;第三类是思考类,比如说逻辑思维、smart、时间管理等。
关于技术类,我常看到一些毕业生,在简历中写到,熟练掌握office,但很多时候所谓的熟练,不过是会基础使用而已,而导致这个现象的原因则是因为我们不够重视,并且不知道一份好的excel或ppt应该是怎样的。学习做好这样的办公技能,最好的办法就是模仿,特别是一些外国公司的作品,真的犹如艺术品一般。国外的网站比如华尔街、经济学人等都是很好的模仿对象;国内也有不少做ppt、excel的高手,在网易云课堂等上有教学视频;淘宝上可以买到麦肯锡、罗兰贝格等咨询公司的报告,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而且价钱便宜,物超所值。拥有这些参考资源之后,就是一步一步地模仿,从最简单的字体、格式、颜色,到复杂的排版布局、逻辑结构、选图选表等等。相信终将会通过量变引起质变。
关于专业类,除了个人不同的细分专业,我列举出来的四点,英语、财务、设计、新媒体,在我看来应该算是基础类的专业技能,我个人从中学到大学,英语一直都很不好,而毕业后越来越意识到其的重要性,可要知道的是在毕业后学习一门语言付出的机会成本,真的远高于在校期间。我此前一直在强调视野,而想要提高认知,你终有一天会面临语言的压力,因为国际化。而财务能力绝不仅仅是只有财务人员所需的,关于个人的理财规划,是帮助自己实现财务自由重要环节,而关于金融投资,也将需要懂些基础,不然不知你要错过多少机会。设计能力,其实我在此想表明的是基础图片的处理能力,不会图片处理,连你发朋友圈的配图,都比别人要低几个层次。而新媒体是我才上次提问时,同学中回复最多的一个答案,在个人品牌来临的当下,即使我们不是企业的新媒体运营人员,通过新媒体渠道运营打造自己的个人品牌,对自身发展也是相当有利的。另外一些专业类的技能,将助力你在职业道路上走的更远与更好。
关于思考类,我之前学ppt的时候看到这样一句话,一个PPT做的再漂亮,内容空洞,逻辑不严谨,也是不够专业的,而思考则是技术与专业的灵魂。关于时间管理、逻辑思维的提升,其实是市场上有诸多这样的书籍,比如我个人每天的文章就是传递思维方式为主,希望与大家共同提高认知。理论知识往往听起来会特别容易接受,但只有实践了才知道是否合适自己,哪些地方有问题。由于思考具有惯性和惰性,纠正和改变原本错误的思考方式需要的过程常常给人带来不适感,而适应原本适应的事物,正是成长的过程,而有时所谓的稳定,不过是安于现状。关于思维的提升,最大的方式该属于阅读,通过阅读,能够快速的提升个人的认知。
今天列举出的三点内容,其实更多只是一个概念,与大家分享我们需要学些什么,而我们所需要的更是实践,思考类的需要多去广泛的阅读提升认知,并通过个人思考,形成自身的一套价值体系;专业类的则是意识到重要性,再不断的学习锻炼,无论是语言还是新媒体,都是实战训练的结果,单纯的学习只是基础;而关于技术类的则基本都是以实践为主了,通过一步一步的模仿,做的多,自然越来越好!
作者孙凌,校园创+研习社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