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看不惯时,其实你就输了

文/袁非


写下这个标题的时候,我的心是淡然的。当然也不是一开始,就已经放下。是因为我自回到家,连续看了一晚上的书。书的名字叫做《无端欢喜》,作者是一位有先天残疾的女诗人。2017年她因为一首有争议的诗《跨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火遍了诗坛。据统计,她的作品发行量已超过四十万册,这可是近年来卖得最火的个人作品了。刚开始我和很多人一样,对这种博取眼球的作法看不惯,也曾写诗讽刺,发誓不看她的书。某次在机场闲逛,发现了手头这本余秀华散文集子。忍不住随手翻了几页,谈不上深深吸引,但至少勾起了我对她作进一步了解的欲望,于是买了回来。

看不看得惯这个说法,其实带有很强的主观色彩。也是一种拒绝的心态,有时候人们不愿意花时间去深入了解,以至武断。其实这时候人已跨入了情绪的陷阱,情绪往往是个可怕的东西。情绪来源于感觉,第一印像占了主导。而这时候可能离客观还有很远,需要审视、感悟、提炼和自省。不带情绪,静心品读余秀华的作品,看完大部分后,虽然这时离客观仍然有很长距离,但印像大有改观,无疑这种做法是正确的,更接近真实。

这是看不惯的一种,不做了解,凭第一印像下结论。但人们往往会遇到另一种恰恰相反的情况,因为了解过多而看不惯。也是人们常常烦恼、苦闷、纠结的原因。生活中因为不了解而看不惯,尚有补救余地。但因为了解而看不惯,却是让人束手无策。

比如你对某人知根知底,明知他做着言行不一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事。明知他在扯谎邀功、诋毁陷害、耍横洒泼。明知他在拉帮结派、损公肥私、欲盖弥彰。明知他胆大妄为、见利忘义、利欲熏心。甚至你心知肚明、线索明了、证据确凿。这种情形下的看不惯,往往是一种激愤和无奈的心态。

所谓无奈其实也不是真无奈。选择的方式方法其实有很多,甚至可以孤注一掷,针锋相对,掀他个底朝天。但问题在于,人到中年,心性大为改变,做件事情往往患得患失,瞻前顾后,最终选择妥协,也包括向生活妥协。

看不惯其实是一种病,尤其中老年人容易患这种病。在社交圈子里,这种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君不见,人们口水交往中,这个如何,那个如何,甚至指名道姓。一杯水酒下肚,肝火下降,又回到春花秋月,风平浪静。

很多时候,当你看不惯的时候,其实你已经输了。首先输在格局上,你本来好好地朝前走,走着走着,看到一堆稗草,你停了下来研究如何处理,而错过前方的景致。其次输在道德上,你因为看不惯在进退之间左右为难,相当于把良心架在火上烘烤,最终仿佛自己做了亏心事。其三输在时间上。一寸光阴一寸金,尘世间解不完的就是烦恼丝,试图去解,消磨的是宝贵的光阴。站在我等凡夫俗子的角度,遇到看不惯的情形,莫如回家泡一杯清茶,读一本好书,吟诗望月,清风自来。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文图/文贝 岛村临海畔,旭日耀霞光。 潮起云波涌,金滩幻彩装。 北岐,是福建省霞浦县松港街道辖下的沿海渔村,濒临福...
    文贝阅读 1,115评论 28 43
  • 三原则:图原创,文原创,诗原创。 夜色令我们安宁 可以蜷缩成团 默默舔舐伤痕 只需闭上黑色的眼睛 就关上现实的门 ...
    秋水饮马阅读 17,342评论 121 244
  • 由于有了自己的正常作息时间,每晚都是在十一点半钟之前上床睡觉的习惯,所以今天一大清早打开昨天晚上王烁老师更新的...
    leanic阅读 372评论 0 0
  • 林海音曾说: “记着啊, 孩子们是吃饭长大的, 是读书长大的, 更是在爱里长大的。” 可是, 在一百多年前的广东潮...
    茗洛川阅读 1,306评论 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