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1]尚有村。

一去[2]紫台[3]连[4]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5]。

注释

[1]明妃:即王嫱,字昭君,汉元帝时宫女。西晋时避司马昭讳而改称明妃。

[2]去:离开。

[3]紫台:紫宫,皇帝所居的宫殿,这里指汉宫。

[4]连:这里是联姻的意思。

[5]曲中论:乐曲中抒发感情。

赏析

清人李子德是这样评价此诗的:“只叙明妃,始终无一语涉议论,而意无不包。后来诸家,总不能及。”这个评语无疑是贴切的,因为它点出了此诗最重要的艺术特色——自始至终,全从形象落笔,不着半句抽象的议论。尽管如此,“独留青冢向黄昏”、“环佩空归月夜魂”的昭君悲剧形象,还是给读者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这首诗表面看来是抒写昭君的怨恨之情的,实际上寄托了诗人的家国之情。当时,诗人正背井离乡,在西南地区漂泊,处境和昭君相似。由于“书信中原阔,干戈北斗深”,他虽身处在夔州,故乡洛阳对他而言,也是可望不可即的地方。现在,他又寓居在昭君的故乡,就自然地联想起昭君当年想念故土的情形,并借助于昭君的夜月魂归来寄托自己的思乡之情。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