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年代:带上所有的书回巴黎》是二月阅益书社的共读书目,每位书友按照自己的读书习惯和读书节奏来读它。本打算用三个小时看完这本不厚的小书,但是就像郝明义在《越读者》中说到:
读了一本书,有了联想就应该“快记下来”:这也是读书的重要方法。
所以我就赶紧先停下来,把二分之一的读书笔记写下来。
1. 每个读书人似曾相识的童年。
终于有一天,我设法摆脱了困境,看书看到忘了时间,但总会有个威严的声音命令我熄灯睡觉。一天夜里,和所有读书成瘾的孩子一样,我被门缝里透出的光线出卖了,从此被迫转入打着手电筒偷偷读书的地下状态。我整个儿缩在被子里,被窝留出几条缝隙,尽量不闷坏了自己。要等到大人们外出,我才能回到地上状态,点上床头灯过过瘾,直到走廊里响起令人心惊胆战的脚步声,才在手忙脚乱中赶紧熄灯装睡。
14岁以前,每天晚上睡觉只有两种情况,第一是害怕,害怕一闭上眼睛就会有鬼怪扯我的脚,也会因为我姐经常会说我是捡来的孩子,担心自己第二天会变成孤儿。第二就是听歌,我姐偶尔会把新抄在歌词本上的歌唱给我听,她读高中之后我就自己把磁带放在录音机里听歌,往往一面唱完了我还是没睡着,因为怕鬼呀。自从我14岁开始看言情小说了,我晚上的时间就不够用了,总是要到累到不行的时候倒头就睡,至今仍然是每天都睡眠不足的状态。只是从言情,武侠玄幻推理侦探小说转移到名家小说,散文,杂文,历史,心理书等等。家里人认为看书到12点就必须得休息了,但是此时若正好是读到小说的中间部分,哪里能够停下来,只好转战到被窝里。同安妮相比的方便之处就是自己已经可以用手机和MP4看书了,虽然不用举着手电筒,还是得缩到被子里才能不被发现亮光。代价自然就是“年纪轻轻就戴上夹鼻眼镜”。
20岁之前前天晚上看书不论到多晚,第二天睡一觉就好了,慢慢就不行了。像安妮描述的“书痴症候群”开始显现。
除此之外,从早到晚埋头苦读,颈椎炎、肩周炎接踵而来,粗糙的骨痂和接触性皮炎也会不期而至。
读书上瘾危险健康,甚至有可能导致残疾。比如它会让人耳聋(“亲爱的,看完书去买棵生菜好吗?”“······”),只有高压锅愤怒的喘气声才会让他从选择性失聪中恢复过来。胡萝卜烧焦了,他却一丝糊味都闻不到(诊断:暂时性嗅觉丧失综合症)。
读书还让人失眠,宁可眼睁睁地错过“睡衣列车”(这种车每两个小时才发出一趟),也不愿放下读得正起劲的章节。为了不打扰“另一半”休息,他们可以坐在抽水马桶上或者浴缸里看书(我干脆在浴室里放了张躺椅),忘却时光飞逝,任凭夜色流淌,只顾一页接一页地往下翻。书痴们总说他们因为失眠才看书到天亮,却不愿承认他们是沉湎于书本才导致失眠。他们还能在手电筒、路灯、闪烁的霓虹灯、汽车照明以及烛光等各种光源下看书,终于毁了眼睛,年纪轻轻就戴上夹鼻眼镜。
我这每晚熬夜看书,终究还是出了问题了。要是接连几天晚上12点之后没有睡觉,就开始心闷,接连这几天都气不顺。不过如果每天空出20分钟锻炼一下,就会好很多。矛盾的是几个小时看书都不嫌多,20分钟的体育锻炼时常想要skip。若是想要长久享受读书乐趣,还是注意12点之前休息和每日锻炼吧~
2. 书虫们的相聚
安妮家里都是书虫,老公弗朗索瓦对书的痴迷还会时常令安妮“生气”,“嫉妒”
在我和凯撒之间,他竟然。。。。。这太不公平了!他的眼睛盯着书,却从来没有一头撞到树上,或者被石头绊倒,也不会踩到牛粪,可是我。。。。。
而安妮读书的好习惯来源于她那位长年卧病在床的姑婆。
每个沾亲带故的亲戚家的孩子,识字之后都要被召集到姑婆跟前结结巴巴背诵字母表。最大的孩子在床边给她念书,小一点儿的要接受知识测验,大人们也得依照指示温习哲学书籍。每年暑假,文学恐怖笼罩着位于上卢瓦尔省的圣西戈莱娜2。在巨大的压力之下,竟然没有人背叛家族选择做文盲,真是奇迹。
安妮的妈妈也是书中人:
有时候,到了下午四点钟左右,妈妈突然觉得饿了,昂里埃特就趁机为她做蔬菜炒鸡蛋或者奶油小牛肉片。她渐渐发现妈妈这种突如其来的饥饿感是读侦探小说引起的,于是在买菜回来的路上,她就去书店翻翻黑色悬疑系列,只要书里能找到三明治、香肠和硬壳蛋这些词,她就买下来。运气好的时候,她能说动妈妈尝尝她拿手的兔里脊肉。
如果那个时候就有热爱美食的巴斯克斯·蒙塔尔万6的侦探小说,妈妈也许还活着,而昂里埃特肯定已经成为兼营诺曼底和加泰罗尼亚美食的餐厅主厨了。
和这么一群爱书的人一起,真是有意思。下面这个场景我小时候没有经历过,想想都是超级好的画面:
干净的床单、鼓鼓的枕头、新鲜的空气,这一切令人愉快,尤其当我发现妈妈在拍打过的被子下藏了两本《淘气鬼莉莉》和《米老鼠》,我的心中充满了感激,因为我知道妈妈从骨子里讨厌“愚蠢的”儿童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