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的场景是不是很熟悉:
做运营将近2年的时间,会写一些文案,执行过几场小型活动,做过用户调研,分析过微信后台数据,还管理过微信群,好像这些杂事都做过。但如果有人突然跑过来问你:“如何办好一场活动?”这时候你大脑可能是一片空白,或者隐隐有些感觉,但又不知道从何说起。
上面就是我做运营这2年来的切身体会,在我询问身边的运营小伙伴的时候,发现这样的现象并非个例: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有一些具体的技能,但你要是真的让他去分析一件相对复杂一些的事情的时候,他是无从下手的。
反观身边一些成长速度较快的小伙伴,他们或许和你进公司的时间差不多,但他们身上有一个重要的特点:面对任何复杂的事情,他们都能做到从不同维度上分析得井井有条。于是老板开始尝试让他们去独立负责一个项目。当你你还在纠结于执行层面,而对方已经在更加宏观的角度上越走越远。
如果你是老板,你会重用谁?
我们和优秀运营的差距究竟在哪
就拿开头的例子:
如何办好一场活动?
看到这个问题之后,我相信绝大多数的人第一反应肯定是列举一些办活动具体的操作方法,比如:给他们送一些贴心的小礼品,活动中建设及一些有趣的游戏,或者是让这场活动有更多媒体的曝光。
我相信这些都是非常落地的方法,但我们在这么思考的过程中总会有一种怎么想都没有穷尽的感觉,就像在一个森林里面,只能看到眼前的一棵棵树,但却始终看不到这个森林的全貌。最后导致的结果就是兜兜转转一圈之后,我们迷路了。
但如果你把这个问题拿给优秀的运营去看的话,你会发现他们并不着急去思考具体的操作方法,他们会对把这个问题拆解开来,一步步地具体化。他们的解决方案可能是这样的:
是不是觉得思路瞬间就清晰了许多,而且后面的每一个模块都可以去执行落地。其实到这我们就可以发现我们和优秀的运营之间最大的差距其实就是:
优秀的运营总会先找到正确的思考方法,而大部分人则指向直接获得答案,从而迷失在各式各样零散的答案中,与其当你在面对一个复杂问题的时候。
对于运营来说,自重要的其实就是两件事:想明白和执行好。之前我们做的大多数都是在执行好这个层面,而想明白这件事情,我们并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但有一个问题就是,如果想不明白,最后执行起来也一定是有问题的。只有理解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好地帮助我们去工作。
如何培养正确的思考方法?
有人可能会问,“我也知道思考方法很重要,可是我就是不知道该怎么去思考啊?”
首先有一点需要明确,没有任何人天生就有这个能力,我也是在最近发现原来写作是有套路的,上周参加老黄的运营课程又帮助我完善了这个思考方法。因此,正确的思考方法是完全可以习得的。
看似很玄乎的思考方法,其实展示出来就是一个简单的思考框架
任何一个问题,我们都可以把它拆解成上面的金字塔结构,先是大的评估维度,然后是每个维度下的关联影响要素。拿具体案例来说:
如何办好一场活动?
首先活动分为线上线下,而这两者的玩法是不太一样的,所以我们可以先把它限定在线下互动。于是我们的问题就变成了:
如何办好一场线下活动?
这一步之后我们会发现,问题中的这个“好”是一个很虚的词,接下来我们就需要把这个“好”拆解成不同的评估维度:
可以是提升活动的收入,就像第一幅图中那样,也可以是一场活动的用户体验,于是,提升用户体验就可以是思考这个问题的第个维度,在这个维度下,我们可以列举许多能够执行的点,比如
当然,评估维度还可以包括“提升这场活动的传播”,这个维度后面同样可以罗列出很多关联要素,这里我就不再一一列举了。
现在回过头去看,原本一个模糊,不知道如何下手的问题,就变成了一个相对具体可执行的方案。而在这中间,我们只做了一件事,就是建立一个正确的思考框架。
知道了方法之后该怎么做
体现一个方法价值的最好途径就是:使用它。如果你不在工作中使用这个方法,那么它除了能给你提供一点装逼的谈资之外没有任何作用。这个也是在我写了20篇文章之后得出的一个结论。其实,当你真正尝试了这种方法之后,你会发现他给你的帮助不仅仅体现在工作中,生活里的方方面面它都可以帮得到你,比如如何早起,如何评价一部电影,甚至是如何追姑娘。你只有在使用它的过程中,才能发现自己在这方面的能力有多差,而那之后你才能体会这个方法有多好。
再次,祝我们在成长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文末一句话
写的东西这么干,就点个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