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叶狗尾草】禾本科,狗尾草属

学名:Setaria palmifolia (Koen.) Stapf;

别名:箬叶莩、[棕]茅、雏茅、棕叶草。

多年生草本。具根茎,须根较坚韧。秆直立或基部稍膝曲,高0.75-2米,直径约3-7毫米,基部可达1厘米,具支柱根。

叶鞘松弛,具密或疏疣毛,少数无毛,上部边缘具较密而长的疣基纤毛,毛易脱落,下部边缘薄纸质,无纤毛;叶舌长约1毫米,具长约2-3毫米的纤毛;叶片纺锤状宽披针形,长20-59厘米,宽2-7厘米,先端渐尖,基部窄缩呈柄状,近基部边缘有长约5毫米的疣基毛,具纵深皱折,两面具疣毛或无毛。

圆锥花序主轴延伸甚长,呈开展或稍狭窄的塔形,长20-60厘米,宽2-10厘米,主轴具棱角,分枝排列疏松,甚粗糙,长达30厘米。

小穗卵状披针形,长2.5-4毫米,紧密或稀疏排列于小枝的一侧,部分小穗下托以1枚刚毛,刚毛长5-10(14)毫米或更短。

第一颖三角状卵形,先端稍尖,长为小穗的1/3-1/2,具3-5脉;第二颖长为小穗的1/2-3/4或略短于小穗,先端尖,具5-7脉;第一小花雄性或中性,第一外稃与小穗等长或略长,先端渐尖,呈稍弯的小尖头,具5脉,内稃膜质,窄而短小,呈狭三角形,长为外稃的2/3;第二小花两性,第二外稃具不甚明显的横皱纹,等长或稍短于第一外稃,先端为小而硬的尖头,成熟小穗不易脱落。

鳞被楔形微凹,基部沿脉色深;花柱基部联合。

颖果卵状披针形、成熟时往往不带着颖片脱落,长2-3毫米,具不甚明显的横皱纹。

叶上下表皮脉间中央3-4行为深波纹的、壁较薄的长细胞,两边2-3行为深波纹的、壁较厚的长细胞,偶有短细胞。

花果期8-12月。

产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贵州、四川、云南、广东、广西、西藏等省区;生于山坡或谷地林下阴湿处。

原产非洲、广布于大洋洲、美洲和亚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颖果含丰富淀粉,可供食用;根可药用治脱肛、子宫脱垂。

(摘自《中国植物志》)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