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人眼里,我可能是比较拘谨安静的;但自我感觉,真正越来越安静是在高三起,或许是巧合,那年我18,刚好是正式成年的那一年。
高三语文写作文,主流方向是写议论文,不知从哪天起,或者说是哪一段时间起;开始有种抵抗写议论文,也尝试写了些记叙文,寓言故事,不像散文的散文之类的。那时或者是被即将来临的高考压得喘不过气,不想再花精力去为作文题目发表意见,提出主张吧。
慢慢地,随着高考完,进入大学;更是越来越三缄其口。我有个习惯,晚上睡前都会想想一天下来的种种。累时困时,想着想着就入睡了;比较清醒时,想得就比较多,然后就总结,有时问心无愧,也有懊悔不已的时候。这里就会有,觉得自己今天在什么时候“多嘴”了,自己更应该选择做一个聆听者,不时回应一两句就行了。
就在这种日常总结中,越来越多的事情,我会选择沉默;在旁聆听,或许能看得更透,更多的设身处地。或许这也验证了为什么说越长大越胆小吧,不评论可能是怕说错话,怕得罪人;其实我更怕是因此伤到人。
都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在这个“网络暴民”盛产的时代,记者为了热度,为了点击量,经常是捕风捉影地写新闻;而群众则是茶余饭后找点谈资笑料加以评论分析。这些其实都无可厚非。但是这些背后往往都有着无可奈何的承受者。
说说现在的明星吧,做得好,有人说是作秀,肯定是事先准备好的;做得不好,有人说作为公众人物一点都不注意影响等等。当然我不能肯定说没有作秀的,然而你也不能给我说他们一定是在作秀吧。
不了解人、事背后的种种,最好不要轻下结论。
2012年,陈凯歌的电影《搜索》。女主人公得知自己身患癌症,受不了打击,在公车上因没给老人让座,言语过激遭受到了谴责;一个实习记者拍到并被其上司利用发酵,女主人公最后在舆论摧残中,选择了跳楼自杀。
一件很小的事情,拥有言论自由的一群人(或者说是一类人),可能是茶余饭后稍稍地加以评论,就把主人公推向了绝望的边缘。
去年二月底,微博上有着一个自以为有教养的人,发了一条微博;内容大致是等个地铁就蹲着,有没有教养,难不难看,配图是两个女孩蹲着等地铁。
事情过了很久了,我也不评论说谁对谁错,只想问问,博主了解两个女孩蹲着的理由吗,然后是蹲着等地铁就没教养了吗,你偷拍别人就有教养了?
2003年哥哥在愚人节选择死亡,我们都希望他是在开玩笑;也多希望乔任梁能在第二天发微博“听说我死了,我自己怎么不知道”然后配上一张笑脸照。
然而并不会。
很多人质疑为什么明星演戏,唱歌就能收入不菲;可又有谁知道在他们没出前承受了多少眼光,克服了多少困难。换做是你,你真能做得比他们好?如果你能请你用行动证明,如果认怂不能,请收起你的评价。
写到这里不是说不能评论,我想表明的是不要妄加评论。当然发表个人主张,发表意见这是每个人的自由,但希望大家评论时能够客观,能够多设身处地。不要一时兴起,或者说是脑子一热就出口。
慢慢地我选择了沉默,也慢慢地学会了倾听。安静了,看得更透了,听得也更多了。
人若安静了,大抵是成熟了。
(内容部分参考自网络)
(微信公众号:槑花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