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85-工地七大怪之1-中标不施工

中标的公司不施工,而那些施工的公司却没有投标资格。



工程招投标乱象与监管问题分析

      这种现象确实反映了工程招投标和施工管理中的一些深层次问题,虽然未被明确列为"工地七大奇怪现象"的通用说法,但可以视为行业乱象的典型表现之一。


现象背后的核心问题

      · 资质挂靠/围标串标:中标的公司可能通过出借资质或与其他企业串通获得项目,实际施工的却是无资质队伍(俗称"皮包公司"模式)。

     · 转包与违法分包:中标后将工程违规转包给低价但无资格的施工队,导致"资质与实操分离"。

     · 地方保护或关系户:部分项目存在内定中标,但实际施工方因政策限制(如外地企业资质门槛)无法直接投标。


是否属于"工地七大奇怪现象"?

      行业内部确实有类似总结(如"围标不干活、干活不中标""低价中标高价索赔"等),但具体"七大现象"并无统一版本。这种现象常被列入工程领域典型违规行为,与以下乱象并列:
       1. 围标串标
       2.  恶意低价中标
       3. 设计变更套利
       4. 监理形同虚设
       5. 农民工工资拖欠
       6. 安全事故瞒报
       7. 验收走过场


产生原因

     · 制度漏洞:招投标程序形式化,资质审查流于表面。
     · 利益驱动:中标企业赚取管理费,施工队通过降低成本获利
     · 监管失效:对转包、挂靠等行为查处力度不足。


解决方向

     · 技术手段:推行电子招投标、人脸识别考勤等数字化监管。
     · 信用体系:建立黑名单制度,限制违规企业参与投标。
     · 法律惩戒:依据《招标投标法》严惩转包、挂靠行为(可处罚款、吊销资质)。


类似现象的延伸

      · "资质倒挂":高资质企业承揽项目后,实际由低资质队伍施工。
       · "阴阳合同":中标合同用于备案,私下签订另一份合同约定实际施工方。


。。。。。。








2025年7月31日


2025年11月15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