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初的时候,好像对什么都失去了兴趣,就去图书馆借了一些书来看。所有的书基本都是上半个月看完的,有几本还不错。
1、《京都古书店风景》
作者:苏枕书
挺美好的一本小书,作者留学京都多年,在京都众多古书店穿梭流连,也结识了众多古书店的店长,和他们的交谈中可以一窥京都古书店的历史与变迁。
书中还详细介绍了京都的古书祭,看起来也很有意思,仿佛自己也置身于那个场景,空气中都是书墨的清香。
2、《茶,汤和好天气》
作者:汪曾祺、周树人等名家
啊,看书名就觉得舒服。
与《到山中去》是一个系列,收集名家短片散文,打造“极简阅读”。这本书都是讲吃的,家常小菜,闲谈小叙,和书名一样舒服。
看看开篇周树人的那段吧: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之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
多好的时光呀。
3、《独立日:用一间书房,抵抗全世界》
作者:魏小河
书名不错,装帧不错,“用一间书房抵抗全世界”这句话很不错,但其他的内容就比较平了。
里面介绍了几个读者的书房,其余是作者的随笔与推荐的书。随笔看了几篇感觉不对,行文很刻意,不像随笔,带着几分匠气,倒像公众号上写的文章。后来百度一下作者,有一个公众号,书中的文章多半是从公众号来的。原来如此,那就不要太勉强。
硬着头皮看完了,没有特别打动的文章。不过几本书名还是默默记在小本子上,毕竟别人阅读量摆在那里。
对于书名来说,我觉得还是越简单越好,翻开后发现磅礴世界,是惊喜,是叹服。书名太花哨,内里过于苍白,令人很失望。
现在出的很多名作者选集,取一句流行语作为书名,在我看来都是糟蹋了作者。你就写个《XXX文集》,比什么都强。
4、《寂寞的频率》
作者:乙一
乙一的短篇小说集。朋友推荐了乙一的另一本《ZOO》,在图书馆没找到,发现了这本,就拿了回来。短小、流畅、跌宕、抓人,在地铁上看差点坐过站。四篇文章,有寂寞的、惊悚的,拿来翻一下,就能从枯燥的日常脱身而出,去体验不同的生活,挺推荐的。
5、《包法利夫人》
作者:福楼拜
哗哗哗,哗哗哗,哗哗哗,看完了,耶!不喜欢,即使是世界名著也不喜欢,就酱。
6、《米》
作者:苏童
第一次看苏童的书,挺黄挺暴力的,全篇没有一个好人,连小孩都是坏人。太灰暗了,让人惆怅,不喜欢。中途放下过,又拿起来靠在沙发上读完了,没办法,你就是想知道人物的命运。一直期待一个温暖的瞬间出现,然而并没有,就是恶。唉……
苏童文字功力了得,很喜欢开头不久的几句:才下过雨,麻石路面的罅隙里积聚着碎银般的雨水。稀疏的路灯突然一齐亮了,昏黄的灯光剪出某些房屋和树木的轮廓。
很有画面感。
7、《慈悲》
作者:路内
一本中篇小说,讲了一个平平无奇的人在大时代背景下平平无奇的故事。
很简单,很克制,都没什么大起大落,但是不由自主就看完了。最后主人公老了白头发在风中飘动,背着图纸筒走在路上,还觉得有点感动。
个人觉得还是不错的一本小说。那么长的一生,12万字就讲完了。
唉……
8、《一百个人的十年》
作者:冯骥才
我不知道那两个字现在让不让提,这本书就是当事人讲述的那个时期的故事。拿起这本书的时候战战兢兢的,怕出现无法承受之重。看的时候还好,毕竟讲述故事的不全是作家,都是用最简单的词汇描述那些惨痛的经历。没有刻意渲染,也没有哭哭啼啼,但每一篇都有那么一两个细节,像钉子,扎在你心上,后劲很大。
不忘记历史,正视人性,这是我们能做的。
9、《生活的艺术》
作者:林语堂
我终于知道为什么林语堂的书看起来这么累了,他是个哲学家!而我完全没考虑过哲学那方面的事情,也很少进行深度思考,看得头疼。
10、《牛文案是怎样炼成 广告文案写作八条潜规则》
作者:多米尼克·盖廷思
这个书名真是浮夸啊。偶尔看看,别犯太低级的错误就行。
11、《可士和:我的创意新规则》
作者:佐藤可士和、斋藤孝
可士和与斋藤孝的谈话记录,围绕“如何建立新规则”,主张只有“创意只有的规则才能生存”。值得一读,能增强不少理论知识,也能获得不少装逼词汇。我做了比较详细的读书笔记,该书也有电子版,需要的同学可以后台回复找我拿哦。
5月书单就是这样,6月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