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人长大后,回忆儿时的时光都会无限的怀念和留恋。
每当听到或看到他们怀着美好的心情诉说起自己儿时的种种快乐时光时,我都会黯然神伤。
都会躲在角落捂着眼睛不去想自己的童年。
我们是一个年代的人,可为毛他们经历过的我都没有。
他们讲他们小时候玩的一些玩具,看的一些小人儿书和各种卡通动漫,他们讲小时候父有多疼母有多爱,他们讲小时候的各种趣事和各种吃喝玩乐,他们讲自己家庭的温暖合睦,末了他们讲小时候的各种贪玩,天真可爱和各种无忧无虑。
然后甚是怀念。
而每每听完,我就像在听他们讲另外一个星球的故事一样,我在火星,他们在地球,我们虽然生长在同一时代,可是我们却是一个时代两个世界的人。
所以,他们的世界我不曾有机会参与,我的世界他们也无法理解。
我生长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四岁以前跟爷爷奶奶住,因为是个女孩所以自打出生就不招父亲待见。不但如此就连母亲也因此受到牵连,我出生后父亲看是女孩,就对母亲不好,过了两年母亲又生了个孩子,还是个女儿身,这下父亲更加气急败坏,就这样两个人两天一吵三天一打。父亲还经常讥讽和嘲弄母亲:连个儿子都生不出来,我要你干啥。你看隔壁老王他媳妇,人咋能一下就生俩男孩?并且还个个都长的那么俊,你看你生的都是些什么玩意儿。
母亲也委屈,但又是没办法的事情,记不清多少次因吵架打架母亲被赶回娘家,在那个年代这种事情是很丢人的,经常在娘家住不了几天自己就乖乖的回来了。
记得有一次她又骑着凤凰自行车从山岗地的娘家风尘仆仆的回来(父亲家是平原,这也是母亲愿意嫁过来的原因),到了家门拿钥匙开门,却发现父亲把锁都换了(看来父亲是铁了心要赶她走)。
母亲当时泪就下来了,她不知道她做错了什么,父亲一家要如此对她。
后来没办法母亲就去了不远街上的媒人家里,媒人是母亲的一个亲戚,在媒人的一再说和下,父亲才收了手。
大概四岁时我离开了爷爷奶奶,跟着他们(父母)来了新家,这时虽然母亲终于生了男孩,可是除了弟弟刚生下来的那半年家里气氛稍微好点外,一年后一切又恢复如初。
两天一吵,三天一打,经常吃完晚饭说打就打起来了,丝毫不会估计我们的感受,也从来不会避开我们去打。
经常闹得街坊四邻都跑到我家看热闹,人拉还不敢拉,因为父亲说,谁拉试试,谁拉我打谁(好猖狂的说)。
记的有天晚上我是眼睁睁看着母亲被他打的口鼻出血,捂着一只眼睛趴在桌子上痛哭,后来一看,整个眼睛又青又紫肿成一条缝儿,五官都变了样。我吓的不敢出声,唯有跟着哭(他们打架时我们是不敢出声的,谁出声他打谁,管你是不是小孩,管你是谁)。
从小到大他们吵了无数次打了无数次,闹了无数次离婚,却最终还是没离。这让身处其中的我们由其是我(他们还小不记事),每每痛苦不堪,无数次想过自杀,无数次想过离家出走,可胆小懦弱的我最终没有行动,一次次咬牙切齿的对自己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等着。
记得有次父亲从外面打工回去,我跟他说了很多遍想要个小车(那时比较流行的小孩子骑的三个轮子的小车),他也答应了,可是一次又一次当我满怀期待的回家看他回来时问他,他都是,下次,下次吧!
直到我再也坐不进儿车里,也没见他有啥动静。
后来十多岁时去一个亲戚家里(他家有两个孩子),再次看到自己心心念念了这么多年的小车,就迫不及待的去玩,这时却悲哀的发现自己已经坐不进去了。再也坐不进去了。
除了爱,这成了我童年最大的缺失。
由于家里条件有限,家里除了上学的课本几乎没有任何闲书供你看。
记得有次跟母亲去村上一户人家里,到了,那家大人不在,他儿子一个人在家(年龄比我小两岁吧),母亲就跟那小孩聊了几句,在他们聊天时我注意到旁边有小人书,各种连环画小人书,我好奇不已,要知道自己家从来没有这些并且也没接触过这些书,不知道那根筋搭错了,我就揣兜里了一本,心想冬天穿的厚看不出来,谁知在我跟母亲刚走到他家院里那小男孩就追了出来,书,我的书。母亲说:什么书?那男孩指着我,他偷了我的书,母亲就转头问我,我不承认,谁知道那小男孩不依不饶,不给就不让走,后来没办法就从怀里掏出来给他了。
整个童年具然从未看过那时最流行的小人书,这成了我童年的又一大憾事。
所以,每当看到别人说想回到无忧无虑的童年时,我都以坚决的态度表示,如果时光可以重来,我依旧喜欢长大了的自己,是的,我喜欢长大。
童年是个什么鬼,鬼知道我经历了什么。终于我长大了,终于可以摆脱不堪回首的童年了,终于可以过自己想要的生活了。
嗯,长大了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