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儿童节,独属于孩子们的节日,必须要隆重。每年六一,我都会花心思准备点礼物,制造精心时刻,今年六一也不例外。
今年的六一和往年有点点不一样。今年班里每个孩子都会满10周岁。10岁是人一生中的第一个里程碑,10岁是告别童年迈向成熟的第一步,这个成长礼必须过。不仅仅是吃喝快乐下,更重要的是做个小结,鼓励孩子勇敢面对成长中的困难和挑战。
提早一周,和家长商量要买的装饰和零食、蛋糕。除了吃,也想借这个机会去表达爱。上周的亲情家书,是给爸爸写一封信,班里有5个爸爸写了回信。为了选优秀家书,我“偷”看了信的内容,泪目了。这时代太忙碌了,父母没有时间停下来好好和孩子说说话。写信的方式,把想说的变成文字,而文字是有力量的,可以读很多次,回味很久。于是在这次成长礼中,我加入了写信读信的环节。提前收集家长们的信,现场打开读。每个家长都写了回信,或长或短,长的写了整整三页。有的还是爸爸一封,妈妈一封。看来不是不想说,是没有机会说,而我可以创造一个表达的出口。
小严一打开信封,已经哭成泪人。我看了一眼信纸,短短几行,普通的文字。小严说爸爸很忙,一个人照顾我。看到信,莫名想哭。小金收到的信纸厚厚一沓,他不好意思读,妈妈也在现场,就当面读了这封信。我心里给小金妈妈点赞,爱孩子就要勇敢表达出来。听完这封信,集体破防了,大家都在偷偷抹眼泪。我赶紧让小金给妈妈一个深情的拥抱。这种动人的瞬间,对孩子来说又是一种体验。我鼓励读完信有感受的孩子,继续回信。
这周去深圳,红岭实验小学的臧秀霞校长跟我们分享了他们设计的以成长为主题的跨学科项目化学习,又给了我很多启发。我目前的方案,重于情感体验与抒发。我们的课程始终要将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结合,才能让儿童更多受益。于是我又借鉴红岭小学的案例,加了几个环节。班里39个孩子,每人自选一种表现形式,参与成长话题的思考。比如关于成长这个话题,你想到什么关键词,并说说理由。在这一展示环节,黄熠凯小组和他们的组员们,通过一个剧本的形式,有对话有独白,讲自己对成长的理解演绎出来。他们小组认为,成长是需要努力的,努力的时候会经历艰辛,但辛苦过后的收获是令人欣喜和快乐的。
事前,我还让学生以“成长的秘密”为题,创作一首诗歌,
诗歌创作,讲故事,用一个关键词说说对成长的理解。今天借着成长礼的机会,让他们朗诵自己的诗歌,通过文字表达自己对成长的理解。短短一天的时间,四个小组准备了四首诗歌。
还有七八个孩子采访了自己的父母,讲父母的成长故事和我们分享。每个大人曾经都是个孩子,成长故事不尽相同。父母的趣事和我们有了链接,大家在欢笑声中,拉进了和父母的距离,消除代沟。
所有环节结束,便是美食分享。所有的礼物和惊喜都来自爱,节本日身的意不义在于礼物和仪感式,不过就是提大醒家:不要记忘爱与爱被。
用儿童节庆祝儿童的成长,这个儿童节意义非凡!
后记
今天下午还有童话剧汇演,原计划成长礼4点开始。结果突如其来的暴雨,打乱了计划。我赶紧呼叫救兵:“给力的家人们,我们活动要提起一个半小时,可行吗?”家长们收到消息,迅速放下手头的事情,以最快的速度到达学校,开始布置。着实体验了一把现实版速度与激情。不过一小时,筹备群里就发来信息:老师,我们准备好了!
车里我和致朴张婧老师聊:正是因为有了家长的支持力量,我才可以大胆把自己脑子里的点子说出来,玩很多好玩的活动。双向奔赴的家校关系,是一大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