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自信乐观、积极向上的人。
如果发现孩子很悲观,怎么办?
我的小侄子,我问他的英语怎么样,他说他英语很差,学不好了,就这样了。
一个上六年级且平时功课很优异的学生,对自己的这个学科基本都是负面的评价,说是自谦,倒不如说有点悲观。
心理学上说,悲观的人往往用三种方式去解释不好的事情:个人化、永久化以及泛化。
只不过一次考试失利,就解释为个人化(我很笨)、永久化(再也考不好了)和泛化(什么事情都干不好)。
最近读书,了解到有一种“心智模型理论”,感触颇多。原来,悲观和乐观都不是一成不变的,相反, 乐观是可以学习的。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在《终身成长:重新定义成功的思维模式》一书中提出了两个著名的心智模型理论:
一种是固定型心智模型:认为自己的能力是固定的。
一种是成长型心智模型:认为自己的能力可以通过不断练习来提高。
想要判断孩子目前是什么样的心智模型,可以从影响孩子心智模型的几个方向来评估:
(1)重视结果还是过程
(2)要不要努力
(3)怎样面对结果
具体怎么帮助孩子建立成长型心智模型呢?可以从以下4个方面试一试:
(1)成人自己必须具备成长型心智模型
父母作为成人,也必须不断建设自己的成长型心智模型。只有我们自己具备了成长型心智模型,才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并帮助孩子建立起成长型心智模型。
(2)创造“容错”环境
孩子在什么环境里更愿意积极地探索、学习和进取呢?当然是一个允许他们犯错,并能把犯错当成学习机会的大环境。
我们需要反思一下,自己给孩子创造了什么样的教育氛围。
很多父母在陪孩子写作业时,经常会说:“这么简单都会错?”你这样的答案不对,重新想一个。“孩子们从小就在小心翼翼地寻找这个正确的答案。孩子本来想去学各种各样的东西,但却逐步被这种犯错的担心所捆绑,导致放不开手脚。这样的孩子,怎么可能自信而勇敢地接受挑战呢?
在任何时候,我们都希望孩子能够面对和承担自己做事的结果,而且能够积极思考去改进。这都可以通过”容错“的大环境来实现。
(3)着眼过程,具体帮助
要帮助孩子建立成长型心智模型,必须着眼于过程,从具体的小事着手帮助孩子。可以时常提醒孩子,正是这一件件小事,构成了整个学习过程。只要做好每一件小事,就一定可以进步。这些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陪着孩子一步步做出来的。不要做孩子的监工,而是要成为他的学习伙伴。
(4)告诉孩子什么是成长型心智模型
当我们帮助孩子建立成长型心智模型时,孩子有了学习动机,会更愿意主动学习,当孩子喜欢上学习,他的成绩和技能就会进步,而成绩和技能的进步,会促使他选择成长型心智模型。这是一个良性循环。当孩子的状态越来越好时,父母和孩子的相处也会越来越轻松。
要想培养孩子的成长型心智模型,父母自己首先要吃透其中的精神,而不能照猫画虎,只从表面下功夫。父母也好,老师也好,不是只夸孩子努力就够了,一定要教他方法,把方向给他指对。
”学习新东西是让我成长的机会。有些东西暂时学不会或者出错都没关系,这只是成长过程中遇到的挑战,而接受挑战可以使人突破瓶颈,取得进步。“当孩子有了这样的想法,他就会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成长,并且有能力把压力转化为挑战。这样的观念会让孩子变得更有韧性,走得更好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