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皓轩是三四班的一个孩子,聪明伶俐,性格乖巧。他个子不算高,身形偏瘦,一双眼睛虽然不大,却格外有神,透着一股机灵劲儿。
他是个玩魔方的高手。那天中午,他一进宿舍就跑到我面前,仰起头问:“赵老师,您会玩魔方吗?”我笑了笑说:“我玩得不好呀,要不你给老师表演一个?”他毫不犹豫地点头,接过魔方,自信地捧在手中,前后左右仔细看了一遍。
我问他:“你复原一个魔方大概要多久呀?”他腼腆地笑了笑说:“我试试吧。”于是我把魔方随手打乱,递给他。只见他大拇指一拨、食指一顶,另外三指灵活配合,魔方在他手中哗啦作响,上下左右飞快旋转。他一边手上不停,一边嘴里还念念有词,不过几十秒的时间,原本杂乱无章的色块已然归位,六面整齐如新。
在玩魔方的过程中,他脸上始终洋溢着专注与自信。我趁着他手上正忙,随口问道:“爸爸是做什么工作的呀?”他头也不抬,流畅地答道:“我爸爸是中心医院的医生,是内科的。”“妈妈呢?”“妈妈……我也不知道具体做什么,反正她特别忙,经常出差。”他手上的动作依然没停。我又问:“那你有没有弟弟妹妹呀?”这时他嘴角一扬,语气里带着藏不住的喜悦:“妈妈的肚子里有一个啦,还不知道是弟弟还是妹妹,明年2月6号就要出生啦!”他说这些话的时候,手上的魔方依旧转得飞快,语气里满是开心与自豪。
我站在一旁,看着这个聪明、机灵又大方的孩子,心里不由得感叹:他真的太招人喜欢了。
同宿舍的张永越看到张皓轩玩魔方这么厉害,羡慕地说:“赵老师,我也想学!”我转头问皓轩:“你愿意教教他吗?”“可以呀!”他答应得特别爽快。我接着问:“玩魔方是不是有什么诀窍呀?”他点点头:“是呀!”我趁热打铁:“那你一边转一边给我们讲讲好不好?”“好!”又是一声响亮而干脆的回答。
于是他一边操作,一边小声念着转魔方的口诀。我赶紧拿出手机,打开录音功能递到他嘴边,说:“皓轩,你说慢一点,老师录下来慢慢学。”他有点不好意思地看着我,说:“老师,这里面有些专业术语,我会转,但可能讲不清楚……您可以上网搜一搜,不仅有视频,还有文字教程。”我说:“好呀,谢谢你!”他又转头对凑过来的张永越说:“魔方拿在手里,先看颜色,然后这样拨、这样转……”他教得认真,永越也学得投入。皓轩不急不躁,用自己的方式把那些小窍门一点点讲给同学听。
那一刻,我真觉得皓轩不仅聪明,还是个有耐心、有爱心、乐于助人的孩子。这样的智慧与胸怀,值得点赞。
孩子们午休结束回教室后,我特意上网查了查魔方的复原方法。原来魔方六面复原是有固定公式的:从拼白色小花、复白底十字,到逐层归位,每一层都有相应的口诀和转法。这些公式看似复杂,但如果有像皓轩这样既懂操作、又愿意分享的小老师,一定会有更多孩子爱上魔方、享受思考与复原的乐趣。
那一刻我忽然明白,教育有时候就像还原一个魔方——不需要急于求成,而是在恰当的引导下,让孩子发现规律、建立自信,并在分享中巩固所学。而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脸上那种专注、自信和喜悦,才是真正打动人的光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