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格尔街》全书都不到十万字,由十七个平行展开的小说组成,相对独立又彼此关联穿插,有点像之前介绍过的那本《白天的发房子,夜晚的房子》类似的结构。
《米格尔街》是诺贝尔奖得主奈保尔的作品,故事的讲述者“我”是生活在米格尔街的孩子,这条街上住的都是社会底层的边缘人。在外人眼里是“贫民窟”的米格尔街,在当年还是孩子的“我”眼中,生活在这街上的每一个人身上都充满了不可思议。
木匠波普,一直在做一样没有名字的东西,却从来没有做出一件像样的家具,因为他最喜欢做的事其实是端着朗姆酒站在马路边聊天;
无业游民乔治,以打老婆为乐趣,病恹恹的老婆被他越打越瘦,直至死去。打死老婆后的乔治却痛苦异常,终日酗酒。为了生活,乔治又在他粉红色的房子里办起了妓院。
乞丐诗人华滋华斯,在写全世界最伟大的一首诗写了几十年,因为他每个月只能写一行诗。他热爱生活,住在有着芒果树、李子树和椰子树的小屋子旁,他观察蚂蚁、喜欢蜜蜂,他赢得了“我”的信赖和尊敬。
“疯子”曼曼,每年都要参加议员竞选,却每次都只得到他本人自投在内的三张选票;他还宣称自己是新救世主,让人们把他绑上十字架并朝他扔石头,人们对他的疯狂行为却感到既迷惑又骄傲。
架着蓝色马车是件有吸引力的事情,做这种事的人就像贵族,街上的许多孩子梦想那样驾驶蓝色垃圾卡车的司机,因为他们只在清晨干点活,白天什么事也没有,却还是动不动就罢工。在努力多年以后伊莱亚斯只能“开起一辆垃圾车,当上了街头贵族",尽管他最初的梦想是当一名医生。
八个孩子的母亲劳拉,靠出卖身体去交换生活所需,这样的劳拉在“我”眼中却是米格尔街上最欢快的,她老那么活泼快乐。只是当劳拉得知自己的大女儿年纪轻轻就怀孕并且走自己的老路时,她终于大哭了一场。再后来得知大女儿投海自杀的消息时,她只说了几个字:"这好,这好,这样更好。"
理发匠博勒,在多年购买报纸参加有奖游戏连一个安慰奖都未曾获得,他悟出一个真理:决不能相信报纸上说的事。当得知“我”从报纸上得知他中奖的消息后,他暴跳如雷地将彩票撕了个粉碎……
……
十七个独立又互相关联的小说短篇,勾勒了一群生活在底层社会人民不同的选择最后却殊途同归的命运:物质上极端的穷困潦倒,日复一日地重复着没有希望的生活。
生存的困境,让人们诡异的行为和扭曲的心理都得到了合理的解释。但即便是这样的处境,他们却仍然兴高采烈地活着,穷困潦倒却无比真实地活着,让人不知道该对他们感到是心疼还是好笑。
小说大量采用明喻、暗喻等多种写作手法,用冷峻的语调,对米格尔街上的生活进行了生动的描写,在生动有趣的描写之下展示了人们的天真和愚昧、人物个人命运的深渊,感受他们的痛苦与迷茫,一股绝望之感直扑而来。
生活如此绝望,每个人却都兴高采烈地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