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的时候,读到两个人物故事,一个是中国民国时期的才女萧红,一个是200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凯尔泰斯·伊姆雷。
萧红是民国时期一位传奇性人物,经历了包办婚姻、逃离家庭、困顿交迫又将自己投入包办的婚姻中,并且对于未婚夫从存有幻想到希望破灭。后来与文学青年萧军从相爱到感情破裂。最后一个男人是端木蕻良刚走入不久,便在31岁黄金年龄病逝了。而萧红的代表作品《生死场》和《呼兰河传》,都是以她自己的亲身经历写就。
凯尔泰斯·伊姆雷(Kertész Imre,1929年11月9日-),匈牙利犹太作家,200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凯尔泰斯1929年生于布达佩斯,1944年被纳粹投入奥斯维辛集中营,1945年获得解救。1975年,他的首部小说《无形的命运》就是以他在集中营生活为背景,2002年也是因这部作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苦难的经历确实会打散一个人的标准的职业发展和生活路径,无法有一个系统的学业,无法有稳定的工作,这样对于那些需要极其健全的条件才能有所成就的事业,便不太适合。比如研究物理、化学和生物等,一般都需要博士学位和安静的科研实验条件。
苦难的经历对于一个人来讲,会极大的重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完成一些寻常人无法实现的“跃迁”,这就为后来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原始而重要的素材,以及虽然文笔各异,却都能深达精髓的内容。
在当下已经没有那样的战争带给人的创伤和流离,但是“困顿”和“彷徨”确实永远在的,对于自身的折腾也同样会让人迷失道路。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同样应该从“过去走过的路”寻找今后前进的资源和启发,正如那句话“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如果你人生困顿、饱经忧患,千万不要忘记,你这样折腾和纠结的经历,正是一个作家所需要的最原始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