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家这边的风很好,门外垂挂的鞭炮帘子吹得左右摇摆,暗黄的路灯也在风中摇曳,凌乱的我坐在门外的阶梯上探头往路口望…我在等,等那位吊完针坚持出院回家的老人。
史铁生说:“感觉死神就坐在门外的过道里,坐在幽暗处,凡人看不到的地方,一夜一夜耐心地等我。不知什么时候它就会站起来,对我说:嘿,走吧。我愕然,但不会犹豫也不会拖延”
我读这本书时心态很淡然,毫无冗诉,觉得生死轮回,或悲或喜,嬉笑怒骂尽由人意。但如今我依然对着巷子喃喃细语道:“死神,你走吧,我阿公还没准备好”。
我很想知道89岁的阿公是怎么看待生死的事情,他是否想得和史铁生一样,或者和杨绛先生一样已经明白了,参透了“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呢? 即使想不清楚,但也做好了准备,坦然接受自己的病痛和归宿呢?他的想法对我来说至关重要,但我不敢问,这毕竟在中国来说都属于忌讳的事。我曾经看到阿公的脚略为浮肿,我询问他却遭到他激烈的回应,我就不敢再提起关于死亡任何相关联的事。
《灵魂的事》里说:"死,从来不是一次性完成的,而是一点一点死去的,先是这儿,再是那儿,一步一步终于完成。"
我首先想到的是肉体的衰竭,昨日我翻来阿公的病历,里面其中有一项诊断写着——老年肺,我很不解,但又恍然大悟,原来人在不知不觉中身体的机能都在推着我们走向死亡,啊公检查出来的肺尽管是正常的,但是它们已经变了,变得迟缓和无力,只能任由岁月无情地贴上标签,估计同样的还会有老年胃,老年肝,老年肠道,老年嘴唇,老年鼻子等等。他们都告诉你,他们是你身体的一部分,他们老了,所以你也老了……
不禁我觉得这种可以看到的时间真的可怕至极,看到自己的改变,看到家人的改变,看到脑子里的黑影变化,看着医院里的人流变化,看着吊瓶里水平线的变化,我们都是这么一点一点一滴一滴一步一步地关注着死亡,所以死亡才让人感到害怕吗?
但人生本是一条单行线,谁也无法阻挡,那如果人出生就注定要死亡,那么活着意义何在?
在我感觉中,人是轻轻的来的,关于瓜熟蒂落的神秘我小时候问过妈妈,妈妈回答说我是从西江河里捞上来的,我听了很开心,那时候的西江涟漪轻泛,幽丽无比,我想就是在一个明月皎洁,清风柔和的夜晚,我听到妈妈和婆婆的轻声呼唤,我向她们伸出手后,被轻轻地捞上来的,那是我第一次深深地感觉到世界的奇妙。
或者生命的意义就在于发展美的过程吧,人生来一无所有,仅怀揣一颗赤子之心,他们不在乎死后如何,他们真正在乎的是过程,是生命的意义,因为死神是无法剥夺一个人精彩的生命历程,更无法把精彩的过程变成不精彩的过程,甚至他们能把死亡也变成一个精彩过程,这就不存在绝境了,因为他们已然感到淡然而无遗憾。
亲人对死亡的想法我不知道,但我想,他们也是轰轰烈烈地走到现在的,只是现在他们累了,正如我朋友说:“他啊只是先上了一辆车,不会停靠,不会留下来等你。而让你再多欣赏欣赏曾经他欣赏过的美景,等到某一天,也许他也会让你讲给他听,关于你的旅途,你的故事。”
我真希望他俩能走更远,每次离家后都健康回家,听我说那些关于我们共同走过的青春和岁月的回忆。
——记于2017年8月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