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09

战国前期的卓越兵家---吴起

吴起是战国初期著名的兵家、政治家,喜好用兵,善于治军,一生侍奉鲁、魏、楚,最后在楚国进行改革,被楚国宗室大臣射杀。著有《吴子兵法》,和《孙膑兵法》合称《孙吴兵法》。

吴起(公元前440---前381年),卫国左氏人,自小聪慧过人,行事稳便,有着同龄人不一样的沉稳。吴起小时候“家累千金”,是当地数得上的富裕大户,由于家中没有在外做官的人,又兼太过年轻,即使吴起四处活动,家财散尽,也没弄出点名堂来。

家无大树,不易乘凉,古今一也。卫国这个黄河以北的小侯国,几乎只有首任国君时期有过高光时刻。周公旦勘定管叔、蔡叔叛乱后,立康叔封为卫伯,亲自写了康诰等治国条文。此后的卫国统治者争权夺利,城头大王旗变换之快之乱;国内人才严重流失:李悝、商鞅、范雎、吕不韦等都是卫国人,他们都在其他侯国做出了轰轰烈烈的大事。这就是卫国的现状。

怀揣理想却四处碰壁,以至于倾家荡产的吴起不免被老乡讥笑:“起儿小子,你又不姓姬,也想出人头地,那官是你想做就能做的吗?”“背后无大树,难煞乘凉人。散尽千金有何用,你小子歇歇吧,别折腾了!”

到处碰壁又被众人羞辱的吴起,被羞愤充斥着,忿而提剑杀死三十多个嘲笑他的人,向东逃出卫国外城。赶回家中,跪在母亲面前,咬破手臂发誓说:“母亲,儿不肖。此番出走,我若不为卿相,绝不回转!”

吴起师从曾申学习儒学。曾申,是孔门著名弟子曾参的儿子,也师从孔子。可是没过多久,吴起母亲去世,因为当初的立誓,他竟没有回家为母亲送终。曾子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严守父亲孝悌之训的曾申,与吴起断绝了师生关系。

被逐出师门的吴起,决定到鲁国去试试,遍访兵家,潜心钻研。这吴起,秉赋超群,一遇名师提点,迅即融会贯通,总结出一套方法、理论。学有所成的吴起,投奔在鲁国季孙氏门下,经鲁相公仪休推荐,被鲁穆公任命认为大夫。

公元前412年,齐国兴兵攻打鲁国,鲁穆公发布招贤令,年轻的吴起感觉机会来了,遂向穆公自荐。鲁穆公看着器宇轩昂的吴起,刚毅的面孔上两道剑眉展露着英气,微微点头:“吴大夫,孤多闻其名,听说您的妻子是齐国女子,在战场上不会有所顾忌吧?”吴起不自觉地颤抖了一下,旋即向穆公深深一揖,声音洪亮地回复道:“两国征战,岂能被儿女私情所误!”

回到家中,吴起含泪对老婆田氏说:“仁妻啊,奈何你生于齐国。今齐国侵我鲁国,国君担心我会有所顾忌,不能一心御齐。为夫数年来等待的就是这个机会。”吴妻田氏跪拜于地,泪眼婆娑,嚅嚅道:“如能让夫君扬名立万,妾身又算得了什么!”吴起转过身体,遂抽出随身佩剑,“仁妻啊,来世我们还做夫妻。”

鲁穆公遂以吴起为将,率领二万人马前去御敌。当时齐强鲁弱,为了麻痹嚣张的齐军使者,吴起把精壮士卒隐藏起来,留在军营中的尽是老弱羸卒。齐军使者回报齐将“鲁军羸弱,不堪一击。”吴起指挥鲁军突然袭击,懈怠的齐军大败而逃。

此役,弱鲁大胜强齐,主将吴起受到鲁君的嘉奖,声望日隆,但也引起他人的嫉妒。“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有人就在鲁穆公面前说吴起的坏话,除了残杀诽谤者、母丧不奔、杀妻求将外,还说“我们鲁国虽是小国,乃仁义之邦,如今胜了强齐,鲁国就会被诸侯所关注、提防。况且鲁、卫两国本是兄弟之国,任用吴起为将,就是对不住卫君啊!”自此,鲁穆公开始怀疑吴起的人品,又担心鲁国在诸侯中成为众矢之敌,就罢免了吴起。

吴起为鲁将怎么就是对不住卫君呢?卫人李悝就在魏国侍奉魏文侯呢。

重又孑然一身的吴起,回到家中,既没有了欢愉的言笑,也没有了往日的前呼后应,踯躅独行在宽大的庭院,万千悲愤涌上心头:地阔天广,难道没有我吴起的用武之处吗?听说魏文侯求贤若渴,广招人才,同样是卫国人的李悝就在魏国效力。

投奔魏文侯去!

吴起买一匹瘦马,背起行囊离鲁去魏,投奔魏文侯。文侯知道吴起率鲁军大败齐军的事情,但在起用之前还是询问李克“吴起是什么样的人?”这李克,又叫李悝,也是卫国人,在魏国施行变法,是历史上第一个改革家。李克回复文侯:“吴起贪图名声又爱好女色,但长于用兵,即使司马穰苴也不能相比。”这司马穰苴,在齐景公时曾率齐军击退燕、晋联军,名气大得很。

于是魏文侯拜吴起为将,令他率军攻取秦的西河地区,临晋、元里、洛阴等五座城池接连被魏军攻破,进而占领整个西河。

吴起建议建立一支特殊的步兵:挑选精壮士卒,身着三重甲衣,能开十二石硬弓,半日能行百里的重装步卒,号称魏武卒。这是战国时期第一支具有强大的战斗力的步兵队伍。从公元前401年开始,秦军一直与魏军争夺西河地区,皆无功而返。前389年,秦惠公誓要夺回丢失的西河,组织五十万大军进攻阴晋(今陕西华阴),吴起以五万训练有素的魏武卒击败秦军,将之赶至洛河以西。

吴起带兵最能与士卒同甘共苦,普通士兵吃什么他就吃什么,穿一样的衣服,睡觉时也不铺垫褥,行军从不骑马乘车,都是自己亲自捆扎携带干粮。这样的主帅与普通士兵有何区别?

一次有个小卒身上长了脓疮,主将吴起亲自用嘴为小卒吮吸脓包。此事传到小卒母亲的耳眼里,母亲嚎啕大哭。众人不解,疑惑地问:“你不会被感动了吧?你儿子是普通士兵,主将为他吸脓疮,你还哭什么?”母亲止住哭,抬起泪眼,说:“不是这样子的。往年时,吴公为他的父亲吮吸脓疮,我那亡夫刚上战场就壮烈牺牲了。现在,吴公又为他的孩子吸脓疮,妾身不知道孩子又会死在哪里。我是为这个哭的。”

魏文侯认为吴起善于用兵,为人清廉又能公平对待士卒,威望高,就任命吴起为西河郡守,来抵御秦国、韩国。

前396年,魏文侯卒,魏武侯即位,吴起又侍奉武侯。一次武侯巡游西河郡,携众将泛舟西河。古时候,黄河在陕西、山西交界处的一段被称为西河。船行中流,武侯冠带迎风飘拂。黄色的河岸上,一片片参天大树耸入云霄,倒映在流动的河面上,配上洁白的云朵,似一幅流动的画;远望,河水蜿蜒而去,浩浩汤汤。看得武侯心旌神摇,禁不住对回头对吴起说:“美哉乎山河之固!这是我魏国的天堑之险啊!”

驻守西河郡数年的吴起,眼中的山川风光不仅是美丽的风景画卷,更是魏国抵御秦国的一道屏障,但要收守住国土,吴起知道不能光靠山川之险峻,遂向武侯深深一揖,回复说:“我王,守住国土不在山河之险啊。昔三苗氏居有湖泽之险,因为德义不修,被大禹所灭;夏桀之居,左有河,右有山,因为修政不仁,被商汤王放逐;殷纣之国,山关险要,因为修政不德,周武王杀之。由此看来,守成王业要靠修德啊!如果大王为政不知修德,这船中的人也会为敌国所用啊!”武侯连称“说得好!”

吴起为西河郡守,名气很大。后来魏国设置相国一职时任命田文为相。此田文非齐国孟尝君田文也。吴起心里不大得劲,就对田文说:“我和你论论功劳,可以吗?”田文说:“可以啊。”

吴起说:“率领三军,士卒乐于疆场效命,让敌国不敢图谋我魏国,您和吴起比,谁功劳更大?”

田文说:“我比不上您。”

吴起再说:“统领百官,亲近百姓,充实府库,您和吴起比,谁的功劳大?”

田文说:“田文比不上您。”

吴起又说:“守御西河地区,使秦兵不敢向东窥视,赵、韩宾服,和吴起比,谁能做到?”

田文说:“文还是不如您。”

“这样看来,三方面您都不如我,可是您的职位却在我之上,这是为何?”

田文笑笑,回复道:“国君年少,新近即位,国人心疑不定,大臣不肯实心归附之时,把政事托付给您呢,还是托付给我呢?”

吴起沉默了好久,才说:“还是托付给您合适。”田文才说“这就是我职位比您高的原因。”吴起再一次沉默,暗自感叹自己确实比不上田文。

等到田文去世,公叔继任为魏相,吴起侍奉魏国近二十年,功劳多影响大,魏相公叔担心吴起威胁自己的相位,回到家中每每愁眉不展。这一切被仆人看出来了,告诉魏相:“大人,吴起容易去除。”公叔眼睛一亮,“你有什么办法?”

仆人回复:“吴起这人好面子、节义高,您可以对武侯说吴起确实贤能,但我们魏国是小国,恐怕吴起没有长久在魏国的打算,请武侯试着把魏国公主许配与他,如果吴起答应,就表明他对魏国无二心;如果推辞,就说明吴起不会长期在魏国干下去。”

公叔还是不大明白,“再怎么办?”

仆人又道:“大人你可以先邀请吴起来家里,让公主故意轻贱你,吴起看到公主是那么的刁蛮、难以伺候,他就会推辞掉武侯的美意。”仆人稍作停顿,又说“如此一来,大人,何愁赶不走吴起!”

公叔连称“妙妙!”

某日朝堂之上,百官告退,武侯叫住了吴起:“吴将军,你侍奉我魏国二十年,功勋卓著。孤有意把公主许配与你,不知道你意下如何?”

前日公主对公叔颐指气使的样态浮现在眼前,吴起哪里受得住这般指使,赶忙长拜在地,又深深一揖,才回复魏王:“大王,臣起不敢高攀。”

魏武侯遂对吴起有了戒心,不再信任他。

吴起也感觉到了来自魏王的疏远和戒备,害怕被捏造罪名,赶忙离开魏国,奔楚而去。

前387年,吴起侍奉楚悼王,被任命为宛城(今河南南阳)太守。一年后升任令尹,令尹相当于秦丞相一职。上任伊始,吴起对楚国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从法令制度、官僚制度、军队的训练等入手,迅速提升了楚国的国力,军队的战斗水平有明显提高。史书记载“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却三晋;西伐秦。诸侯患楚之强。”楚军四面出击,简直是攻无不取,战无不胜,令诸侯国恐慌不已。吴起杰出的军事才能、政治才能得以充分展现,他成了楚国呼风唤雨的政治明星。

昙花一现,开的快,败落得也快。

吴起在楚国的改革“要在强兵”,实践证明改革目的实现。但改革触动了贵族的利益,引起这些人强烈的嫉恨。像精简官僚、削减官员俸禄、收回传世三代又无军功的贵族的爵禄,还让一些贵族迁往地广人稀之地。这些措施对国家有利,但切了贵族官僚集团的蛋糕,不能不引起他们的不满,“楚之贵戚尽欲害吴起”。既得利益集团是多么反对改革啊。

前381年,楚国出兵援赵,两国联军大败魏军。就在楚军大胜之际,楚悼王去世。吴起奔丧,楚国的宗室大臣乘机射杀吴起,吴起跑去,伏在楚王尸体上,这也没能阻止作乱之徒继续向吴起射箭,有的箭还射中了楚悼王。安葬悼王后,即位的楚王命令令尹全部诛杀射中吴起并悼王的作乱的贵族官僚,夷宗族而死者达七十多家,吴起的尸体也被施以车裂之刑。

一代英才走完了他的人生之路,古老的华夏大地上空留下几道璀璨的印记,《吴子兵法》即是一颗耀眼的明珠,但也留下了“杀妻取将”的残忍之为。司马迁评价他“以修德说武侯”,在楚国变法又“刻暴少恩亡其躯”。

悲夫!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6,496评论 6 501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2,407评论 3 39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2,632评论 0 353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180评论 1 292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7,198评论 6 38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165评论 1 299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0,052评论 3 41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910评论 0 274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324评论 1 31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542评论 2 332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711评论 1 348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424评论 5 34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1,017评论 3 326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668评论 0 22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823评论 1 26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722评论 2 368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611评论 2 353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