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卞的故事(五)

                                                                             锄草

        分田到户后,地是自己的了,农民们种地有了更多的自主权,不仅种植水稻、小麦,还因地制宜地种桑养蚕、制种,种植棉花、油菜、大豆等经济作物,穷怕了的农民们渴望从自家地里抠出更多的效益出来,因此什么挣钱多就种什么。

       老卞家也在村干部引导下,和村民们一起将一块地种上了棉花。从整地、制钵、育种、移栽、浇水、施肥、打药,老卞一家丝毫不敢懈怠,一作不让,就像守护婴儿一样。棉花生长也经历了出苗期、苗期、蕾期,转眼到了花铃期,花铃期是决定棉花产量高低的关键时期,也是棉田管理的重点时期。

        老卞家在农技员的指导下,早早起来吃完早饭,盛了一饭盒粥,往小饭盒里夹了点咸菜,放入大饭盒里,盖上碗状的盖子。当时下地干活时间长,粥又不熬饿,人们一般都带些二顿早饭下地。老卞又拿了个锄头和老伴朝棉花地走去。

        到了棉田,两人分了工,老伴打公枝,如果不将公枝打去,养分就被全它们吸收去了,秋天的棉花就没有好的收成,而老卞则是锄草。进入花铃期的棉花已足有半人高,枝繁叶茂,密密层层,尺把宽的行间已被遮得严严实实。老卞从肩上拿下锄头走进棉田从田埂边开始锄起草来,夏日清晨的棉花叶上沾着许多露水,虽然是夏天,早晨的露水还是凉凉的,打湿了衣服沾在身上很难受,老卞全然不顾这些,他的目光总是习惯地看看远处,期盼着这一行早点锄完,好接着锄下一行。一株株棉花朝老卞身后退去,汗水也从顺着脸颊不停地往下流,锄了约有五六分地,老卞已浑身湿透,分不清是汗水还是露水,锄草的进度比起初慢了不少。

        到了田头,老卞把锄头一扔,一屁股坐在田埂上,大口地喘着粗气,随手从衣袋里掏出一包“驰”牌香烟,香烟已被汗水浸润得邹巴巴的,老卞拨开封口从里面抽出一支,捋了捋,右手捏着狠狠地撞向左手的大拇指指甲盖,反复几回后,点燃送到嘴边抽了起来。老卞心里估摸着,抽完烟弄碗粥喝一下,再接着干,估计起早带晚两三天工夫这块棉田就能锄完。

        “老卞,借个火。”同来锄草的老王向老卞走来,没等走近,老王就看见横在田埂上的锄头只剩锄杆。“老卞,你的锄头呢?”老王不解地问道。“啊,锄头?”老卞边答边把头扭向田埂,看到光秃秃的锄杆孤零零地躺在地上,锄头已不知所踪,喃喃地说,“咦,什么时候忒(丢的意思)掉的?难怪觉得轻些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 四叔是个驼背,一个我不喜欢的驼背。 四叔心眼儿小,刻薄,嘴碎;巴结干部,热衷于耍...
    勒普兰斯阅读 8,464评论 23 17
  • 我的家乡位于江汉平原的一个村庄,那里曾经被称为“棉花之乡”。棉花是小时候最熟悉的农作物之一。然而,近年来回乡,发现...
    书悦阅读 4,702评论 3 6
  • collections collections为python提供了一些加强版的数据结构,当前有: 这里暂时把常见的...
    大雄good阅读 13,621评论 2 5
  • 格桑物理阅读 3,641评论 0 3
  • 野地里 萤火虫闪闪发光 像串起的一溜好看的星星 在草地上灼灼飞舞的小精灵 有孤独的猫叫声 忽长忽短 忽深忽浅 忽明...
    njlinda阅读 2,915评论 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