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可以慢慢走,生活可以换个状态。

  从去年开始,我似乎陷入了一种恐慌。

  有时候我会莫名其妙的想:老板看我的眼神,似乎在衡量我是否还有工作价值。或者是今天我的支出又大于了我的收入,下个月的账单又要高出几百上千。又或者是孩子的学习,怎么不进反退等等。

  每到这个时候,老公就常对我说:“人啊,累了倦了,走不动了那就走慢一点。”

  老公是一个对于生活很乐观的人,几年前他由于各种原因,离开了一个各方面都很完美的公司,那个时候的离职,特别的遗憾。

  可是他没有觉得可惜,反而安慰我。

  之后他找了一个普通的工作,不管是福利待遇,还是工薪这一块,与之比,那都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但在他的眼里,他觉得很好,他对我分析道:“这个离家近,上下班时间很符合朝九晚五,还有周末也能多一天。”

  虽然他给我这般说,但我知道他心里也有落差的。

  不然他不会在有空闲的时间去兼职跑外卖,不会在国家节假日时去兼职其他工作。

  生活在如今这个快节奏的世代,人人自危。哪怕就是工作了,为了生活,也就两点一线,三点一线式的状态。

  真的能做到缓慢前行的人,太少。因为大多数人的理解,慢就等于消耗为数不多的青春,浪费宝贵的时间。

  我有一个堂哥,在华为的研发部门。虽然和他接触不多,但仍记得小时候他给我的感觉,至少还是玉树临风,文质彬彬。

  不知曾几何时,再见他,竟然成了身材发福,头发凌乱,不修边幅的模样。

  高强度的工作,一线城市高额的房贷,孩子高质量教育的投入,以及一家人的养家糊口,哪一个不是需要他这般用力拼搏的动力。

  虽然如此,但我们还是感叹于他的变化,而他只是说:“生活和理想的差距,就如你们现在看到的我和以前样子的对比,哪有什么光鲜亮丽,多得是努力后的狼狈。”

  其实我明白,他的状态不是落魄,只是更努力生活的模样。

  就像我现在,由于没有加班加点的工作过,更没有夜晚凌晨才回家的经历,哪怕曾经生活在低谷中,也没有被逼入绝境的模样。

  所以只是明白,而不是感同身受。

  同样生活在一方天地,我遇到过清早六点赶地铁的人,也遇到过奔跑一里,只为按时打卡的人,更有一路跑还吃早饭的人……

    这些人,或许让人觉得夸张,但也不免同情。被生活搞得心烦意乱,被生活磨平棱角,失去意气风发和朝气蓬勃,换回来的也不过是蜗居的那张床,吃饭的那张桌,或躺或坐的沙发,以及出入的门。

    我曾是其中的一员,不过已被放松的心态给战胜了。不过,偶尔也有亲朋好友对我说教。

    “现在你所选择的安逸,那都是你提前对安稳晚年的透支。”

    “年纪轻轻,过于平庸,那是没出息。”

    我很能理解大家的误会和不解。因为在没有老公的失业到再就业,没有他清早出门,天黑回家的那一对比,我或许也会走上那种超负重前行的道路。

    而今,心态的平稳,已让我明白“你奔跑,不一定就快;你散步,不一定就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