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查查张颂文,不像是演的”上了热搜第一。
一部《狂飙》,让大器晚成的张颂文全网爆追。这年,张颂文47岁。
因为和同事的一次闲聊激发了张颂文的欲望。张颂文改变原来想的“一个人到了25岁,没有太多勇气去聊梦想,每个人终究会活成自己讨厌的那种人吧。”,开启了常人看来是痴人说梦的“做电影”之旅。
1999年,张颂文25岁,已经从事了五年旅行社工作,重复着去过的国家和城市。一天,和公司一日语导游的同事闲聊工作和梦想时,张颂文说自己对导游工作应该没了激情,但有个爱好是看电影。小姑娘说,这就是你的梦想。张颂文突然间像触了电一样,在小姑娘的提示下,锚定北京电影学院做电影。
小姑娘是上午10点跟张颂文说的,11点张颂文就进了总经理办公室办理离职手续,并断然拒绝保留工龄和职务。12点回到单位刚装修好的房子,把屋内所有的除私人物品外的东西以一千元的价格贱卖给一新入职的同事。又让国内部经理订了飞往北京的机票,明示“没有返程”。当天下午4点半,张颂文离开深圳,飞往北京。
出了首都机场,张颂文因为不会讲普通话,被出租车司机拉到了北京电影制片厂。在好心人的帮助下,辗转到了北京电影学院,参加表演系进修班考试。
第一项考唱歌。张颂文唱了唯一一首能够完整唱出来的《大约在冬季》,这还是他每次带团和客人的告别歌曲。可在临场发挥时还是跑了调,惹了一位主考老师笑得快钻到台子底下了。但张颂文还是坚持唱完,另一位主考老师事后夸他信念感很强。
第二项考跳舞,张颂文还是一片空白。只好把广播体操搬进考场,无奈的蹲了两下,跳了两跳。第三项是朗诵,也是一团糟。最后一项是即兴的小品,幸运地赶上一道题是表演旅游团。
就这样,张颂文就在当年考上了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进修班。并在第二年参加了北京电影学院2000届表演系的考试,成了那一届年龄最大的学生。毕业后留校在表演系当表演老师,一直到2009年才离开。
张颂文为了实现拍电影的梦想,也为了更好的指导教学。张颂文先后出演了电视剧《乘龙快婿》、《第二面》等,电影《风中有朵雨做的云》、《春风沉醉的夜晚》、《花》、《兰心大剧院》、《西小河的夏天》等。在电视剧《第二面》中,张颂文饰演一名杀人犯,为了走进角色的内心世界,张颂文去看守所待了三天。在电影《风中有朵雨做的云》,张颂文为了饰演城建委主任唐奕杰,增肥30斤,拔掉了前额的头发。
其实,张颂文在导游之前,做了三四年的酒店管理,做过门童,做过餐厅的服务员,做过传菜。张颂文在印刷厂工作过,也做过瓶装汽水。这些都成为了张颂文表演的素材。
另外,现实中的张颂文还是个会写的文艺男,其作品多次在《天涯》、《青年文摘》上发表,文笔细腻、至真至纯。《火柴天堂》就是张颂文为悼念妈妈所写的,让人共情、催人泪下。
网传:张颂文长相被批不能当演员,被拒840次,46岁“狂飙”苦尽甘来。
我想,张颂文选择的是一种滚烫的人生。虽然辛苦,可当在沸腾的瞬间,感觉到全部精力被淋漓尽致地释放是非常值得的。
还是那句话
别在该折腾的年纪,假装自己没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