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墉的小本本20250711
9:53的天津西回程,计划着从酒店打的过去需要40分钟左右,选择了8:30出发,同时也顺利约上了滴滴。
一上车司机很热情,问几点的火车,告诉了她。
她一看说“你这不对哈?”
“哪里不对?”
“你这是拼车。”
“我选择了三个,包含了拼车。我可以停止拼车。记得软件在哪可以变更一下的。”
“这个我还真不知道,现在好像没有了。”
我翻了翻滴滴软件,找到了“停止拼车”。
小激动地说“找到了,可以停止拼车。”
“你这去天津西可能来不及,我把您送到空港地铁站吧,地铁时间可控一些。去天津西站经过市区,有一段正在修路,万一堵一下时间就来不及了。”
我怀疑地问“滴滴显示就40分钟左右啊。”
“那不准,这不刚才来的路上只有150米,一辆垃圾车堵在那就2-3分钟耽误了。去的路上修路,不好控。”
“那我就停止拼车了啊。”
“你停止拼吧。我给您送地铁站了”。
“行吧,你这边服务真好,为乘客考虑。”
“这样我们双赢。”
我也没有多想,就攀谈起其他事情了,司机还说空港新城地铁站太远,为了生活你们出差不易,也顺理成章谈到了中年人的话题,孩子与老人。
到了地铁站,司机热心地指向地铁口位置。
“您进站后问问在哪换乘”。我心想遇到了一位好司机。
进站路上给滴滴付款,发现14元的票价,只需要付1.2元,“我也没点优惠券”的疑惑中踏入地铁站。
进站后,立即用支付宝开通地铁乘车码,由于网络信号不好,几秒钟都没有弹出,当机立断从人工窗口买票,准备问一下人工需不需要换乘?
转念想“进站后,查一下不就知道了吗?快的很”。
当我在下乘的扶车电梯上看到公共交通,赫然显示“57分钟”,我头皮一阵发麻,“给卖了”,此时已经8:50了,即使准点到,火车也已经停止检票了。两个念头冒了出来一是改签,二是改道。改签回家就迟了,回公司还有事情。改道看了一下出租车37分钟。于是乎直奔上楼,被告知“一经购票无法退票”,“地铁币同站不能出站”,越是时间紧,越是不顺。还好心态没有崩,与地铁站售票窗口协商投币出站。
一路奔出站,见到出租车就上,“天津西,9:50,来得及吧?”
“时间紧,我跟你走高速吧。”
“行。”
“您这时间这么紧,要早一点走道就好一些啦!”
“别提了,滴滴说市区修路,给送到这了,地铁时间来不急了。”
“没呀,道修好了呀。他们是不愿意走远道,我们出租车愿意。”
“不管了,咱们走吧!”
开出去十多分钟,打开高德,看着路线和时间,心里踏实了许多。
高速上一路顺畅,到天津西时9:33,进站、检票、上车一气呵成。
【反思】
一、没有时间规划。
出行需要时间规划和路线规划。多一个选择多一个准备。不能只看打的,也要看地铁。不能因为是出差可以打的就忽视地铁的出行。时间是规划出来的,效率是比较出来的。不同的出行方案会有不同的时间安排,不同的安排会有不同的“工作/休息”效率。
二、缺乏随机应变。
司机提出变更路线时,没有拿出手机查验一下地铁出行时间。“根”在没有规划,若规划了则不会踩坑。“没有规划自己的人生就被别人规划”。当遇到“变化”要适应变化,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是“变化”。当变化发生时需要及时调整,而不是随流听取他人意见。随流是因为忘却了目标,要始终想着“去哪里?”,我的目标是“准点到站”,而不是“别人为我考虑了”。
【肯定】
心态没有崩,这次基本稳住了。有悔恨,有责备,有庆幸。
悔恨当初没有坚持一下,根据一般经验,现在导航的时间基本还是准确。悔恨自己忘却了“准点到站”的目标,与滴滴司机攀谈起家常。
责备他人,当时冒出的想法是“给
卖了”,司机从自己的角度提出了意见,可能不愿远行,可能平台给的费用少,可能真的为客户考虑了。但最终还是自己决定的,责备他人无济于事。
庆幸自己没有大波动情绪地处理延迟事件,准点回程。“小不忍则乱大谋”,没有陷于责备他人和出行可能延误的情绪中,地铁站时及时调整了出行,并明确和出租车司机说出了“准点到站”这一短期目标,“天津西,9:50,来得及吧?”目标明确,行动也明确,出行的服务也与自己保持一致。
感概“情绪稳得住,慌途变坦途”。